考证历史,得到了这么些消息:
牛郎织女的名字,源自《诗经》,是说一个久离家园的西周男子,黉夜行脚,举目四顾,银汉横斜,繁星满天,“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称织女“不成报章”,又谓牵牛“不以服箱”,诗中把织女星想象成了一个纺线织布的女子,牵牛星想象成为一个牵牛拉车的牵牛郎,两颗星星之间,我用我的方式照亮你,你用你的方式照亮我。而且,织女和牵牛并举,也隐隐流露出两者之间脉脉相望的关系。此诗传播到隋唐以后,就被改写成了一对旷夫怨女隔着银河的坚贞相守。其实,织女之名织女,因其为纺绩之月即七月的标志;牵牛之名牵牛,则因其为视牲之月即八月的标志;夏秋之交,织女星和牵牛星先后双双升上中天,隔河相望。
七夕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产生之初与爱情无关。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拉开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戏剧永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七夕非爱情的季节,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随着时间的流逝,七夕节逐渐有了吉祥婚姻和乞巧的寓意,人们也想象出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的美好传说。
为什么是鹊桥,而不是其他鸟架桥。它的关键在于喜鹊传喜讯,又喜鹊七月的时候头毛消失。就是《风俗通》所说的“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为什么喜鹊七月秃头?这是喜鹊在七月更换羽毛造成的,要随着秋季到来换上更厚的羽毛准备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