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蚕业管理局是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业务主管和服务部门,2010年以来,按照县委、县委组织部和县直机关工委的要求,我局认真开展了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十万困难家庭工作以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等驻村帮扶活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形成了果桑特色村两个,惠及农户500余户2900多人。我局选派的驻村干部甘雪丽同志,获得了全省优秀驻村选派干部的光荣称号。下面,我就我局的驻村帮扶工作的一些做法向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选派干部驻村要扎得下根,做得了事,农户增收致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效果。 2011年至2012年,我局下派干部甘雪丽驻板栗垭乡金华村挂职村支部副书记,协助村两委工作,主抓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把金华村打造为全县知名的果桑特色村。我局从西南大学引进的嘉陵30号果叶兼用新桑品种,2010年以来,在县政府、市县科技局等单位的支持下,迅速在金华村扩繁至400余亩,桑果成熟时,在板栗垭乡和金华村召开了全县果桑扩繁及新技术推广现场会,现在仅果桑产桑果一项,农民每亩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并且农民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把桑果销售一空。在搞好果桑种植的同时,驻村下派干部还负责全村的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帮助全村建立了金华果桑农民种植合作社,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桑果销售,果桑枝条销售,桑枝蘑菇的试验示范种植,两年多来,该村涌现了一批果桑种植大户、养蚕大户,该村五社村民文素芳还获得了县政府表彰的农民种植能手称号。与此同时,我局对该村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带领科技人员随时解决农民在果桑种植、养蚕、桑枝蘑菇生产、桑园冬春季间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五年以来,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果桑专业村,仅蚕桑产业累计收入达880多万元,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民投资投募兴建太红公路,修建村公益设施,积极性高涨,全村面貌焕然一新。驻村干部甘雪丽也成长为我局的生产股股长,县委组织部的科级后备干部。 二、帮扶工作要以示范为引领,让农民思想“要我富为我要富”观念转变。 2013年以来,我局又主动向县机关工委申请,联系帮扶球溪镇高坳村,除了联系了五户贫困户外,我局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在该村发展种植果桑250亩,到今年为止,全村果桑面积已达360亩,并引进了多个果桑新品种。2014年该村桑果收入户均2000多元,今年统计下来,产均桑果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为什么这个村发展果桑这么快呢?我局对高坳村的情况摸底调查后,认为该村桑树基础好,但农民传统养蚕已不能适应当前现代蚕业发展,蚕农增收乏力。于是我们选了一户养蚕大户到南充蚕研所和绵阳涪城天虹公司养蚕基地学习,主要学习了桑枝蘑菇的种植和养蚕新技术的运用,对全村养蚕户进行了不间断的果桑种植技术、桑枝蘑菇种植技术、小蚕共育技术、自动化上方格蔟技术的培训,由帮扶对象赖常元牵头,成立了常元果桑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对全村果桑种植和养蚕技术统一指导,2014年,赖常元父子两家仅四亩桑园,就桑果一项,纯收入就达到5万多元,2014年冬季至2015年清明前,赖常元一家种植了5亩桑枝蘑菇,连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都回来帮忙,两个季度下来,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加上今年桑果的收入,赖常元这一户仅半年多点时间,纯收入已达到20万元以上。该村蚕农在示范户的带动下,思想观念转变,由看热闹转为自己也干,家家户户都把桑园管理得很精细,成为了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园。目前该村桑果和桑枝蘑菇两样产品,均获我省无公害农产品鉴定证书,高坳村已成为我省桑果采摘节分会场。球溪镇党委政府正争取项目,新发展果桑种植村一个,把果桑产业做大做强,让球溪翠流片区展现蚕桑特色经济,引领该区域农民增收致富。 三、依托省蚕桑发展项目,将帮村扶贫工作推上新台阶。 2014年底,在县委和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我县争取到省上蚕桑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目前正在做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我局打算在现有基础上,在蚕桑发展重点乡镇,新发展果桑1000亩,修建养蚕大棚120个,修建小蚕共育室20个,新修便民作业道16公里,新修蓄水池5个,主要集中在板栗垭、球溪、陈家三个乡镇5个村实施,我局将结合帮扶工作,让更多的蚕农得实惠,把蚕桑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把蚕桑专业村打造为资中人民采桑果休闲的新农村。 五年以来,我局对帮带困难家庭和帮带村共提供资金7万余元,召开技能培训会20余次,提供致富信息80余条,召开座谈会现场会36场次,送文化法律科技政策到基层12次,选派干部和科技人员蹲点帮助工作120余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200人次,蚕农人均增收800元以上。我局将在县委的领导下,克服自身困难,发挥蚕业科技优势,继续搞好驻村帮扶工作,让全县蚕农早日实现小康的目标。 资中县蚕业管理局 2015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