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乐西公路,这条蜿蜒在中国西南边陲大小凉山崇山峻岭中的公路,它起自四川省乐山市,跨青衣江、经峨眉、龙池、过大渡河、金口河、绕蓑衣岭,至岩窝沟,入西康省,止于西昌,全程525公里。这条公路1939年8月底开工,1941年初开通,修筑乐西公路时各类死亡(冻死、饿死、掉下悬崖、病死)4000人以上,平均每公里死亡人数高达8人,在工程最艰巨的岩窝沟,平均每公里死亡20人。 因此,乐西公路是一条血肉筑成的抗战公路。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网络)
1939年,祖国半壁河山沦陷,日本鬼子狂轰滥炸陪都重庆。
为了更加便捷地沟通陪都重庆与滇缅公路的连接,并从乐西公路直接开辟最早的中印公路(西昌到印度列多),国民政府决定1939年8月开工修筑一条四川乐山到西昌的战略公路。修筑乐西公路,既是抗战物资运输的需要,又是国民政府在战略上预备打通从陪都重庆迁都西昌的要道。当时国民政府最高统帅蒋介石曾6次口谕、手谕赶工,并曾将修筑乐西公路提升到军令的高度,否则“照军事韦命论罪”,这在中国公路修筑史上实为罕见!
乐西公路沿途经过的蓑衣岭和菩萨岗,正是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不毛之地”,同时这条公路还要经过汹涌的大渡河,筑路极端困难。加上沿途气候恶劣,没有村寨,粮草常断......筑路过程之艰辛,难以想象。
从1941年1月底乐西公路通车,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在3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乐西公路先后担负起转运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国际援助物资的重任,成为中国重要的抗战物资运输通道。
解放后,乐西公路为攀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筹备奠定了最早的交通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川康地区经济的发展。如若不是因为有乐西公路,这些高压电线的架设一定不会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