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转帖]茶里的时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09-5-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不错!

发表于 2009-5-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雄起

中国人雄起

发表于 2009-5-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的关怀,美好的祝福,无尽的心意,我的家乡-郫县,美丽依旧!

发表于 2009-5-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雄起

发表于 2009-5-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依然美丽  魅力鹃城欢迎您~!

发表于 2009-5-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一定要到望丛祠品一杯香茶!

发表于 2009-5-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一个

发表于 2009-5-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郫县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这里吃的文化也是丰富多采,欢迎大家来到这座美丽的小城赏文化,品美食.

发表于 2009-5-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路前行~~

发表于 2009-5-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里的时光,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09-5-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的文化,悠闲自得!

发表于 2009-5-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杯清茶,一份闲情!

发表于 2009-5-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地面积81 亩的望丛祠,按会稽禹陵规制而建,古朴威严,壮丽肃穆,是经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 年)和1985 年两次扩建而成。祠内供有望帝、丛帝的坐像。在东祠门上书有“功在田畴”,西祠门上书有“德垂揖让”,八个大字高度概括了二帝的历史功绩。殿后有占地17 亩的鳖灵池,池边广植垂柳,池中有荷风亭、耦香榭,池岸建有回洞阁、博浪轩、观稼亭、怀圣亭等仿古建筑。池前为丛帝陵,池后为望帝陵,其状若山丘,遥相对峙。丛帝陵高约10 米,周长百米,陵四周的陵基系青石条垒筑;陵上10 余株古柏参天。原四川督军熊克武所立“古丛帝之陵”碑,已余残迹。1987 年6 月,复制碑立于墓前。望帝陵高约15 米,周长约200 米,是四川省最大的帝陵。制式如丛帝陵,陵周为杜鹃花所环。1987 年也曾修葺。当地民众早在南北朝后,就有了祭祀习俗,每年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祭祀望丛二帝。成为成都府祀制度,始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 年)。民间则在端午节前后,纷纷从各地赶来,朝会、上香、膜拜。活动的高潮部分,要举行对歌会,俗称“吼山歌”。届时“游人如蚁,农人竞田歌,声闻数里”。青年人还向意中人投掷李子传情,大有《诗经·大雅·抑》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古风。至今望帝陵旁还有赛歌台遗迹。如今被修葺一新的望、丛二帝陵、祠,再次成为蜀中旅游胜地,当人们徜徉于祠内、池畔、陵前时,默读其间留下的历代墨迹辞章,更会激起人们对中华灿烂文明史的自豪和骄傲,激发起热爱祖国的爱国之情。

发表于 2009-5-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地面积81 亩的望丛祠,按会稽禹陵规制而建,古朴威严,壮丽肃穆,是经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 年)和1985 年两次扩建而成。祠内供有望帝、丛帝的坐像。在东祠门上书有“功在田畴”,西祠门上书有“德垂揖让”,八个大字高度概括了二帝的历史功绩。殿后有占地17 亩的鳖灵池,池边广植垂柳,池中有荷风亭、耦香榭,池岸建有回洞阁、博浪轩、观稼亭、怀圣亭等仿古建筑。池前为丛帝陵,池后为望帝陵,其状若山丘,遥相对峙。丛帝陵高约10 米,周长百米,陵四周的陵基系青石条垒筑;陵上10 余株古柏参天。原四川督军熊克武所立“古丛帝之陵”碑,已余残迹。1987 年6 月,复制碑立于墓前。望帝陵高约15 米,周长约200 米,是四川省最大的帝陵。制式如丛帝陵,陵周为杜鹃花所环。1987 年也曾修葺。当地民众早在南北朝后,就有了祭祀习俗,每年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祭祀望丛二帝。成为成都府祀制度,始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 年)。民间则在端午节前后,纷纷从各地赶来,朝会、上香、膜拜。活动的高潮部分,要举行对歌会,俗称“吼山歌”。届时“游人如蚁,农人竞田歌,声闻数里”。青年人还向意中人投掷李子传情,大有《诗经·大雅·抑》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古风。至今望帝陵旁还有赛歌台遗迹。如今被修葺一新的望、丛二帝陵、祠,再次成为蜀中旅游胜地,当人们徜徉于祠内、池畔、陵前时,默读其间留下的历代墨迹辞章,更会激起人们对中华灿烂文明史的自豪和骄傲,激发起热爱祖国的爱国之情。

发表于 2009-5-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郫县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发表于 2009-5-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郫县人民更加和谐、更加团结、更加富饶

发表于 2009-5-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丛帝的传说,在《水经注》、《太平寰宇记》中曰:鳖灵“凿巫山,开三峡”,方使“蜀得陆处”。这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经传说的渲染,原来是丛帝治蜀时留下的水利工程,因而倍受历代传颂。从清末起,每年清明节,成都府掌管水利的官员去都江堰举行放水典礼,路过郫县时,都要去望丛祠、陵举行祭祀、祭扫,已成习俗。千百年来,蜀地人民不忘望、丛二帝的历史功绩,仅从对墓的称谓变化,也能反映一斑。宋时陈皋记云:“杜宇鳖灵墓,在郫县南一里,二冢对峙若丘山,俱隶净林寺。”清道光中叶,称之“杜宇望帝陵,鳖灵丛帝陵”。到了民国,墓前碑石干脆赫然刻着“古望帝陵”、“古丛帝陵”。后人没有为那些传说中悲伤的色彩所困感,总将蜀地的文明发展史与二帝紧密联系在一起祭祀。因此,他们的神祠与墓地到了宋代,也就连在一起了。

发表于 2009-5-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楼主文章中的郫县悠闲生活。安逸!

发表于 2009-5-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享受生活,享受一种闲暇时刻的恬静,珍惜身边的幸福,珍惜每一刻时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