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陈清祥,196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中医班;同年,分配到圣灯镇卫生院,一干就是20多年,1984年,他被任命为卫生院院长。由于工作出色,1987年1月,县卫生局调他到响石镇卫生院当院长,直至2003年退休;由于他医术过硬、群众口碑好,医院返聘他工作至今。在他办公室挂着“创先争优共产党员示范岗”和隆昌县“名中医”的两块牌匾,虽已陈旧,但被陈清祥擦拭得干干净净。
多年来,陈清祥以“救死扶伤”为座右铭,刻苦钻研医学,心系病人,每天诊疗病人在30例以上,占全院诊疗病人的1/3,“早上班、晚下班,是他的工作定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由于他家在圣灯镇,他每天上下班都是骑一辆自行车,持续有10多年了,而中午就是在食堂吃两个馒头。“共事这么多年,我从没有见陈医生对病人大声说过话、发过火;对病人和蔼可亲,拉着病人手,扶病人坐,送病人出院。”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不仅如此,他经常为青年医生传授自己的医学经验,搞好传帮带。如今,一些已走上乡镇卫生院领导岗位的医生,都是陈清祥带出的学生。
2014年,已72岁的陈清祥,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手术后7天,伤口还没有拆线就返回工作岗位,院领导及同事都劝他休息一段时间,他却说离不开热爱的岗位,离不开身患疾病的群众。几十年来,陈清祥为无数患者驱除病魔,为众多病人带来福音,得到他资助和救助的患者不计其数。
2004年,同舟共济几十年的爱人,由于突然患上神经脱髓鞘脑炎,瘫痪在床,女儿又不在身边,照顾爱人的重任就压在他肩上,“老伴就像植物人,失去知觉,不能自理。”陈清祥回忆,当时是6月份,他把爱人送到隆昌城区医院,住院一周后无好转。于是,他又把爱人送到成都华西医院,经诊断治疗10多天后,仍然没效果,医生要求陈清祥放弃治疗。听到这样的话,作为医生的陈清祥,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回到隆昌响石后,陈清祥自制配方为爱人熬中药,每天三次,通过鼻饲管喂服,并不断通过语言交流、肌肉按摩,使昏迷3个多月的爱人逐渐恢复了意识。“有一天,突然看到爱人的手指有反应,我把全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喊来见证了这一奇迹,不少医生都和我一样,激动落泪。”陈清祥感慨道。
父亲对母亲的挚爱之情,让女儿感动万分:“他不仅是一个好医生,也是一个好父亲。”陈清祥忘我工作的态度,舍小家为大家的理念,也得到女儿的理解和支持。
陈清祥从医53年,尽职履责,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他先后获得隆昌县“名中医”、四川省卫计委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内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成为隆昌县医疗卫生系统的专家级临床名医。在群众的眼里,他就是隆昌的最美乡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