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大范围内出现一种奇怪生物,他们头上“长”草,千奇百怪,必杀技是卖萌装可爱。据说,这批生物生于成都,随后行走于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地球即将被他们占领,你要小心啦!剧透: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西游记》中的仨箍儿
没错,《西游记》中,确实有三种箍儿,被菩萨戴在三个人(准确的说,他们不完全是人)的头上,最熟悉的不过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每次唐僧念紧箍咒,小编的心都开始替悟空揪了起来!
在《西游记》第8回中,是这么介绍这仨箍儿的:
如来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作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对付脾气大的妖魔鬼怪,菩萨是从不留情,在《西游记》第14回,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儿,第17回熊罴精被戴上禁箍儿,第42回,红孩儿被戴上金箍儿,内容如下:
未箍前的红孩儿
却说那童子野性不定,见那腿疼处不疼,臀破处不破,头挽了三个揪儿,他走去绰起长枪,望菩萨道:“那里有甚真法力降我!原来是个掩样术法儿!不受甚戒,看枪!”望菩萨劈脸刺来。恨得个行者轮铁棒要打,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好菩萨,将箍儿迎风一幌,叫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声:“着!”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
那“童子”说的就是红孩儿,那“守山大神”就是熊罴精。这箍儿死死地“长”在他们的头上,一段咒语就能让他们求饶,这技能层阶之高,秒杀颗颗小草!
哆啦A梦的竹蜻蜓
竹蜻蜓是《哆啦A梦》中最常用的道具,把它放在身上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带着身体飞起来,这应该是大部分小伙伴童年的梦想礼物吧!
竹蜻蜓的原理很是复杂,它的内部装有小型大功率电动机,以及竹叶上安装了反重力板,当螺旋桨转动起来的时候,就在周围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反重力场,再借由里面的微型计算机读取脑电波传达的数据来控制方向以及速度。竹蜻蜓内部装有的超小型电池能以80千米的时速连续飞行8小时。
现实中,想用《哆啦A梦》中的竹蜻蜓飞上天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作为我国的传统玩具,竹蜻蜓有其更为深远的影响,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制成了会飞的竹蜻蜓,在公元17世纪,中国苏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竹蜻蜓,想用它带着自己飞上天。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它成功地做出了一架“飞车”。从《香山小志》中可以了解到,这架飞车形如一架靠背椅子,下设机关,齿轮交错,人坐在椅子上,依靠双脚踏板带动“飞车”飞行。看来,有很多人渴望着能够“长”一个竹蜻蜓在头上,然后自在地飞翔!
徐正明的“飞车”
神圣的光环
光环不仅是天使的标配,还是一些圣人、统治者或者英雄的装饰物,代表其神圣的属性。小页前阵看过一篇文章是介绍西方绘画中的光环,那么今天小页就来说一说亚洲艺术史中的光环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亚洲艺术史上,光环一般会与佛教人物同时出现,其中印度是使用光环最广泛的国家,如藏于大英博物馆的Bimaran casket,高6.7厘米,直径6.6厘米,它制成于公元1世纪,也就是贵霜帝国时期,以此猜测,光环可能起源于中亚,后传播到东方和西方。
Bimaran casket,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物头上的光环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中国佛教人物出场时一定会头顶光环,在此小页不多介绍。我国佛教艺术的描绘方式直接影响着藏传佛教,在艺术创作上他们会使用多种类型的光环处理,如唐卡 Milarepa。光环的颜色有很多种,僧侣头上的光环是橙色,佛教圣人或者更高级别的是绿色,有的只在头部放置光环,有的会整个身体都被光环包裹。
Milarepa
在伊斯兰艺术史的不同阶段,尤其是波斯细密画和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绘画艺术,都有光环的存在。火红的光环来自于佛教艺术,但不局限于佛教人物,常出现一些圣人的形象,如穆罕穆德等。17世纪初,光环出现在莫卧儿皇帝的肖像中,随后又出现在拉其普特人和锡克教统治者的肖像画中。这位自带光环的主角人物,一出现就会吸引全场目光,身上散发着神圣的光芒。要不,“长”个光环?
莫卧儿皇帝沙·贾汗
头山先生的樱桃树
“千万不要吃核,小心在头上发芽结果”,小时候妈妈总会这么说。日本动画片《头山》就把是这件事拍着下来,当然不仅是为了告诉你不要吃核,还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头山》以日本传统的“落语”单口作《头山》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残酷的古老寓言。
发芽
头山先生是一个极为节俭和吝啬的人,他将掉落在公园地上的樱桃拿回家吃掉,为了不浪费甚至把樱桃核也吃了进去。不久,头山先生的头顶长出一根小树苗,无论他怎样处理小树苗还是顽强地长大。最后,头山先生索性不去管它,任其经历风吹日晒,春夏秋冬。最后,小树苗长成一棵漂亮的樱桃树,人们络绎不绝来到他的头顶赏樱花,最后头山先生忍无可忍,拔掉樱桃树,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洞,最后,头山先生在自我与他人的折磨中死去。
渐渐长大的樱桃树
《头山》是由一万多张手绘画制作出来的动画,基本由山村浩二一个人承担绘画任务,以及片中旁白部分的三弦琴弹唱和配乐处理。怪诞的风格,看后心里略感压抑,但又会引发思考。“长”棵树在头上,负担过重!
拔掉樱桃树的头山先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