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平型关大捷(5) 连夜出发 9月23日傍晚,师部收到第六集团军送来的一份《平型关出击计划》,说他们担任正面防御和堵截。林彪和聂荣臻在破旧的马灯下摊开军用地图,把各方面搜集的情况又作了一番比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多方情报,尤其是灵丘下午传回的情报,日军明天凌晨要出发,赶到团城与另一队日军会合,因此我们必须在天亮前进人阵地并隐蔽好。这时已经是晚上7时了。 林彪警卫员杨兴桂回忆,从阵地回来,大雨倾盆,林彪浑身上下淋得透湿。但他不管这些,立即用电话下达了出击命令,三四三旅于当晚24时出发,在天亮以前进人白崖台一线的设伏阵地;三四四旅随后开进,24日拂晓完成各种战斗准备。林彪再三嘱咐,暴露与否,是胜败关键!然后,他又亲自到六八五团的阵地检查。 白崖台一线距离日军预计经过的汽车路仅两三里地远。为了隐蔽进人阵地,一一五师选择了最难走的小道。老天爷也来凑“热闹”,夜里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又暴发了山洪。虽然有工兵营,却很难在短期内架起桥来,徒涉中有战士被洪水卷走。到后来,水势越来越大,走在后面的三四四旅才过去一个多团,就过不去了。聂荣臻和林彪商量,没有过来的不要硬过了,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过来的三四四旅一部分作为预备队。林彪同意了。 一一五师的电台正要关机出发,忽然收到八路军总部的特急电报:据第二战区电报称,他们准备出击的部队,今日未能按时抵达平型关地区,因此将出击时间顺延到25日晨。原来,担任出击的晋绥军,嫌行军疲劳,不能按计划在24日出击,傅作义决定推迟一天。而此时,一一五师部队正在开进中,林彪只好派出骑兵通信员传达命令。当夜,一一五师主力进至离平型关30余里的冉庄待命。 9月24日,在断断续续的炮声中,前沿部队报告,敌人有可能翌日大举进攻。林彪带军事干部第三次察看了平型关的地形。乔沟路北山高坡陡,极难攀登,路南山低坡缓,易于出击。正面的路口有国民党一个军防守,一一五师的伏击部队布置在由平型关到东河南镇约十多里的东南山地上。缺口处的高地上,正面架4挺重机枪,两翼各架3挺轻机枪,封锁惟一的出口。林彪在现场摊开地图,确定了各部队的阵地:左面“蛇头”位置是杨得志、陈正湘率领的六八五团,右面“蛇腰”位置是李天佑、杨勇率领的六八六团。位于“蛇尾”位置的是徐海东率领的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他们奉命穿过乔沟,占领了东河南镇以北的高地,以便切断敌人的后路。六八八团作为预备队,杨成武的独立团和刘云彪的骑兵营分别向平型关东北和平型关东边开进,执行打援任务,配合主力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