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原文:
翟占一一行凉山州和西昌市领导的陪同下,首先来到西昌市新一环路现场考察。新建成的新一环路,极大地提高了城区交通通行能力,有效解决了城东片区“城中村”问题,带动了城郊片区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西昌市已完成一环路建昌坊风貌街规划,拟将新一环路打造为展示历史文化底蕴,集旅游、商业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景观。在考察新一环路安置小区建设和历史风貌街的规划时,翟占一强调,一张白纸好画画,要高起点规划安置小区和历史风貌街,在建筑上要体现彝族的风情、川滇的风貌,特别是历史风貌街的建筑风格要保留自身特色,突出凉山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风情。
我的看法:
首先声明,不是我对彝族文化有意见,彝族文化的确很有特色,也是吸引外来游客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切合城市的历史发展规律。一环路新街的规划,就是想呈现西昌古时的民居风貌,历史风情。然而,在规划上就必须符合特定历史时空背景,而不能因为政治上的强加改变而在具体规划中扭曲。
西昌平原地区原本居住的都是汉族,在老城内部分地区聚居着回族等,城内是没有彝族聚居的,更不要提有彝族特色的民居了,因此,在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上,基本都是典型的汉族文化。大家从西昌古城的建筑风格和民居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因此,如果要打造符合历史的建昌坊,就应该严格尊重历史,呈现出历史原原本本的风貌,而不应该因为建国后七十年代西凉合并,而导致西昌冠上了“彝族地区首府”的名号,就改变原有的历史形态!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也会误导大家对历史的认识。严格来说,西昌地区的民族融合,是政治导向下的被动融合,而不是历史正常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对文化的呈现上,务必请尊重历史。
这位新书记可能对西昌的历史不甚了解,他可能只是知道这里是彝族自治州,州府嘛,肯定就是彝族最集中的地区,当然要大力发展彝族文化,但是请问书记能否在实际了解了本地历史发展之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既然是建昌坊,那就是古代西昌民居风貌的体现,如果要规划彝族风情,那么请另选地方,不要破坏历史,误导人们的意识。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多年前,有人大代表提议将西昌南街改建为彝族风情一条街一样,让我感到无比震惊和不能接受!我是很满意市政府的最初规划的,希望市政府在实施过程中,按部就班,尊重历史,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主观言论而改变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