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临近,消失了多年的抗日英烈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放牛郎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平型关大捷……等等快要被忘记的名字又出现了,让已经沉寂的血又热腾起来。
记得在共和国建国之初,这些名字在课本上、媒体上时时、处处都能看见,激起了多少热血,又激发了多少斗志,那是无法统计的,那个时候,勤俭建国、奋发图强是时代的主旋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是人们的基本素质,所以,在建国不到十年的时间,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国民经济产生了质的飞跃……。但不知何时,这些名字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课本上、媒体上消失了,人们的热血也渐渐地冷却了,在新时代被清除了的沉渣也渐渐地泛起了。 此种现象,曾一度让我心痛,所以写下了一些文字来出气,记得有两首“诗”是这样写的: “ 朝伟到复旦,学子痴欲狂。礼堂人潮涌,课堂秋风凉。戏子踞高座,教授守空房。其事若有继,其国敢不亡。” “周幽宠褒姒,商纣嬖旦已。君王爱美色,遍地烽烟起。今人胜古人,学子变商女。时髦为主流,学业成弊履。” 呵呵
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说我们的敌人——日本,为了扩展疆土、侵略别国,从1869年的明治维新时期起就狠抓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的教育,用全国之力,从儿童、妇女抓起,宣扬武力,崇尚暴力,变本加厉、代代不懈,发动侵华战争时更是把这种教育发挥到了极致,就极大地增强了日本兵的战斗力,因此给热爱和平的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灾难,让敌我双方的伤亡比例竟然达到了二十几比一之多,这不得不对我们的教育产生看法了。
但愿通过这一次庆典,能再一次激发中华民族的昂扬斗志,使中国不再是过去那种只顾自己,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老百姓还是该干嘛干嘛的一盘散沙了,也不会出现甲午海战那种以12艘战舰的小日本把拥有18艘战舰的北洋水师给消灭了的情况了。
写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怎么说了,因此,我只能说一句: 久违了,共和国的英烈们!祝你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