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的逆淘汰】
中国古代历史的官僚政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层层任命制。官吏是由上级发现、任命的。官吏不是为事业服务,而是为长官或上级服务。历史上,中国官吏的最大特色是“做人”,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主要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政绩,而在于他们与上级的密切程度,搞掂了上级,就等于戴稳了乌纱帽。于是,“报喜不报忧”,上交则谄(谄媚),下交则渎(轻慢),就成了古代政治官场的常态。于是马屁文化成了官场主流文化,如果仅仅把马屁文化当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还好,问题是,做事做得好不如马屁拍得好,官场变得低智化。更要命的,马屁文化对个人尊严的摧残是极度邪恶的。稍有道德的人,总会有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愤懑,所以官场最终的演化就是,低智且无道德泛滥,这样就形成了逆淘汰机制。
推倒,重来,再推倒,再重来……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无更新无变革,只有改朝换代,传统文化中找不出丁点民主概念,延续2000多年的专制体制造就的逆淘汰,把这民族几乎给毁了,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几乎已成定式。愚昧是专制政治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
传统文化里的黑色渣滓,总不被人提起、批判、青算。相反却被历朝历代衙门锦上添花的继承并完善下来。另一方面的厚黑学、潜规则、韬晦术、两面派、犬儒式、官本位等等充斥着整个社会。所以说逆淘汰是中国文化寸步不进。
看过一本书,叫《逆淘汰:中国历史上的毁人游戏 》。书中说:“中国历史上的毁人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决定一个人仕途命运的并非学识与才干,而是一个人是否擅长投机钻营、长袖善舞,是否善于溜须拍马、明哲保身。如果你既不具备厚黑的脸皮、装“二”的素质,又想拥有做人的尊严、保持独立的人格,那么,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学富五车,无论你是出类拔萃、还是超群绝伦,你却终归无法逃脱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你也终将沦为这场毁人游戏的牺牲品。
逆淘汰的文化,最终奇才败在庸才手里;有文化的人败在没文化的人手里;讲人格的人败在不讲人格的人手里;说真话的人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这就是不折不扣的逆淘汰。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口口埋葬人才的陷阱,一出出光怪陆离的用人迷局。人才出局,草包过关。
【现今社会的逆淘汰】
如今的社会呢? 无处不在的逆淘汰机制依然。赝品淘汰正品,劣币淘汰良币;贪官淘汰清官,邪气淘汰正气;刁民淘汰良民,妓女淘汰处女;违法淘汰守法,歪理淘汰公理;小人淘汰君子,拼爹淘汰进取;禽兽淘汰教授,权力淘汰法律;谎言淘汰真实,虚情淘汰实意;懒惰淘汰勤勉,二奶淘汰明娶;垄断淘汰竞争,龌龊淘汰正义。
皇权历史和奴性文化,使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百姓和局中人的心理放弃或投降,使法制没有成为权力的笼子反倒有时成了权力的工具;关键人治理或治理架构名义下的关键人控制成了社会和企业的常态;缺乏透明甚或是逆淘汰的选拔体系,使媚上或奴性成为通往关键人的通途。改革无法逾越这严酷的历史文化现实。
劣币淘汰良币的逆淘汰,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特质。面对这一顽固事实,有时候还真的急不来。急的结果就是自己先被“淘汰”。里尔克的十四行诗里面有一句:“纵使农夫在夏日里忧心忡忡,他对于收获却无能为力,因为那收获是土地的赠与。”或许,自然进化会让神奇土地慢慢的结出没有毒的庄稼!
如果你认为逆淘汰是一种恶,那么你在生活中就有两种选择,一是适应它,一是反抗它。反抗,意味着你是要做阿Q:“难道和尚动的我动不得吗?”还是做一个对自己有原则有约束的未来公民。赫塔米勒一句诗说:我如果不能上升,也要下落得慢一些。一分子是微不足道的,但十万个一分子一起改变就很壮观。
我们在玩逆淘汰,可是世界是在玩正淘汰的。所以,不要以为我们可以永永久久玩下去。鲁迅1918年就说了:灭绝这话只能吓人,却吓不倒自然,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我们没有救国救民族的义务,那先救自己的孩子,把她送去光明的正常世界先吧。
面对逆淘汰,有人选择的是远离。既然我不认同这个游戏规则,我就不玩。听从良知的指引,过良心清白的生活。
可是,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为什么要逃避?我们更可以秉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去建立一套更合理的游戏规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践行并慢慢感召更多的同伴。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给朋友 http://app.kdnet.net/2weima/create.php?data=http%3A%2F%2Fclub.kdnet.net%2Fdispbbs.asp%3Fid%3D11147025%26boardid%3D1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