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645|评论: 1

宽窄巷子奇遇:中国诗歌一隅的茂盛所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9 00:44 | |阅读模式
那些韶华红颜的年轻女孩
她们的爱人都已逝去
“在黄河上刮来刮去的寒风
每年刮着他们年轻的尸骨”
如果说我再年轻十岁,也许会更加疯狂,说不定依然会写诗。可惜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那个诗歌黄金时代了,不敢跟人提起曾经写诗,只能在夜里悄悄的读,一两篇便已无法继续。
在那个年代,成都或者说四川或者说整个西南地区突然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先锋诗人,他们始终备受关注,在中国当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984年到1990年间,全国各地写诗的人有一多半都来过成都。而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大声宣称自己是诗人,自己会写诗。可是成都,依然是心中的圣地,它包含了一个时代,甚至孕育了一个时代。
去宽窄巷子是规划了很久的事情,翟永明把白夜开过去,还不时会有文化沙龙,心里向往却总是难以成行。恰好得以有空,赶上“诗人之春”也在白夜举办,便买了票奔去成都。

http://pic.yupoo.com/250echo/00927765c5cc/owc9k9np.jpg

到了成都,朋友说宽窄巷子还有另两家诗人开的店,李亚伟的香积厨和石光华的上席。曾经在写第三代诗人的书里看过一句李亚伟语录:“商人就是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是商人的主流。”这两个曾经代表了莽汉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先锋诗人似乎就这样诠释了这句话。石光华试图恢复真正的经典川菜,打造出一房私家菜馆。而李亚伟似乎依然沿袭着他恣意汪洋的生动和广阔,虽以寺庙僧家私厨为名,却照卖各路荤菜,魏晋洒脱自由的风格和他的诗和人一样。
中午便去香积厨吃饭,味道不错,院子里的环境真是很好。在这样的院子里住着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有一坛莲花,很漂亮。曾经热爱的那些从容的展开纵横深入的语言景象似乎不再粗糙暴烈,却深沉而悠远。
已经得以满足,毕竟诗歌已然不再是时代高调的呼唤,可是你看这里居然还有最为茂盛的一隅。“诗人之春”,现在正是春天。
晚上的活动是一场盛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翟永明,她确实如传说的那般高雅美丽。诗人们朗诵的多是旧作,钟鸣朗诵了两首新诗也很不错。朗诵结束后有一个中年胖子喝醉了站在台上语无伦次,倒也没人把他拉走。晃眼好像还看到了王小峰。
似乎越写越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成都曾经是诗歌的圣地,而现在,宽窄巷子变成了文化坐标,诗歌还在,只不过比那个年代到底缺点什么。但若说起文化,宽窄巷子确是足够深重,值得慢慢品味。

http://pic.yupoo.com/250echo/29169765c5cd/wfdntp8m.jpg

石光华的院子,一池碎萍。

http://pic.yupoo.com/250echo/49831765c5ce/ocxufylx.jpg

香积厨里的一坛荷花

http://pic.yupoo.com/250echo/96008765c5ce/klgi3zv3.jpg

屋里的圆桌。我喜欢那盏幽黄的灯。

http://pic.yupoo.com/250echo/96184765c5ce/roe1few1.jpg

芭蕉叶下的方桌,院子里似乎会更加诗意。
去到白夜便只剩下难以自拔的沉醉,众多中法诗人让我忘记了拍照。抱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5-9 10:41 |
从来没有去过这个地方,最近一定去看看,能不能写出诗来,则是另外一回事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