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99|评论: 1

[散文随笔] 绵竹作家彭忠富随笔集《吮指谈吃》正式出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绵竹作家彭忠富饮食文化随笔集《吮指谈吃》正式出版

今年九月,绵竹作家彭忠富饮食文化随笔集《吮指谈吃》正式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常规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各大电商网购平台、新华书店系统均已铺货。近年来彭忠富一直致力于饮食文化随笔的创作,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诸如《大公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媒体发表,是国内颇有名气的美食旅游作家。
吮指谈吃(立体封).jpg
 作者简介
  彭忠富,四川绵竹人。省作协会员,书评人,时评人,乡野美食记录者,“天涯”名博“人间烟火”博主。不自由撰稿人,混迹于文字江湖,卖文为生,有数百万字见诸报刊及网络。自号“晋熙散人”,此生不求闻达显贵,但求问心无愧,足矣!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行者,我一直在路上,与美食美景为伴,一路走一路吃一路写。本书以我三十多年来生活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心,其视野辐射整个西南地区,努力发掘民间风味菜系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譬如菜肴的制作方法,色香味形,食材来源,保健功效,人文典故等,给读者呈现传统乡村的世俗生活,从而表达我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也抒发我对滋养自己这一方水土的热爱。怀旧是现代人的通病,这一点概莫例外。本书的阅读,就能让你暂时地抛却俗世的繁杂,进入陶渊明似的乡村生活,给自己的精神一些慰藉。
编辑推荐 
地道的美食,简洁明了的制作,可信的吃食起源,有爱的品尝过程,有情的记录笔触。记录普通人买得起的小吃,会做的乡土美食,讲述寻常百姓餐桌上的故事,吃货们应该了解的饮食文化。
出版信息:
《吮指谈吃》;彭忠富/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定价:35.00元
目录
序:食器时代的呼唤
绵竹米粉
甜水面
狗地芽
龙溪羌寨糍粑香
啬香
香椿
油菜苔
梨花情思
巢菜
青菜萝卜糙米饭
车甘蔗
青蒿黄韭试春盘
谁及我家冬笋香
端午是一曲哀伤的挽歌
凉芡粉儿
滋味米汤
相知有素
香芹
姨娘素食
荷叶粥
车前草
橘子红了
樱桃
藿香鱼
麻辣烫
折耳根
蒲公英
烤红薯
兰州拉面
缠丝兔
新疆烤馕香
彝家火塘坨坨鸡
东坡肉
泸沽湖畔草海醉
丽江的柔软时光
西昌醉虾
竹海山珍
遵义豆花面
魔芋烧鸭
兔脑壳
乡村年味
冬至饺子夏至面
泡椒鸡杂
石椅羌寨咂酒香
青稞酒
金银花开
盖碗茶韵
酥油茶
爆米花
缤纷糖果
陶醉锦里
炒蚂蚁
快意野炊
穿过肠胃的记忆
岳父的菜园
除夕偷青记
腊八粥
老婆烧菜
爱情如筷
相濡以沫
饥来吃饭倦来眠
楼顶菜园
遍地炊烟
中秋月
五凤花生
康定溜溜的城
红酥
阆中河粉
米椒兔
茄饼
百味消融火锅中
豆腐乳
桃坪羌寨
南怀瑾的川味情节
柴火鸡
锅盔
  
    
  食器时代的呼唤
  ——序彭忠富美食散文集《吮指谈吃》
  巴陵
味觉是每个人的本体性特征,有着个体和敏锐度的差异,影响着自己对食物的鉴别和选择。人类对食物的感觉是种品味与咀嚼的过程,停留在脑海中的感知部分是记忆的苏醒和饮食习惯的保存,在再次遇到同类食物时能够唤起记忆的对比。
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在寻找最美味的食物。特别是我们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人们对美味食物的追寻达到了极致,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妈妈的味道,也就是妈妈做的饭菜是最美味的,这里就残存着美味的记忆和饮食的习惯。
世界各地,因为物产种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域因素、土壤特色、饮食习惯、风俗民情、水质软硬等多种原因,形成当地各色各样的食物和各色各样的饮食传统习俗,其他的地域和人无法改变其传统或者渗透进新内容。
遍观中国菜肴,已划分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八大菜系,还有一些菜系因为区别不太明显,有融合和渗透,没有单独分列。随着饮食业共同发展壮大,华夏大地的菜肴划分片区的范围越来越精细,形成更多更细致的味道和菜系分支,逐渐演变为中国庞大的菜系支脉。
我们物质条件的逐步提高,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吃饱、裹腹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的是吃到美味可口的程度,达到精神的享受。国民谈吃、谈味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并且公开化,不再隐逸。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开发、推广,物产、饮食、特产等资源逐步被开发、重视,食材、调料、烹饪技法、器皿等资源被逐渐挖掘和深加工,并被系统推出,成为食客关注的焦点及美食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韩国的《面条之路》、中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美食探秘》等饮食纪录片的播出,对中国食民的影响非常巨大,形成一种来势凶猛的美食浪潮,全民呼唤食器时代的到来。其实,食器时代早已经到来,并且在作家中诞生、蔓延,形成了旅游美食专栏作家和美食作家等诸多派系,他们人人谈吃、人人谈味,即货真价实的味国味民。
中国的美食爱好者越来越多,大体可以分为五种:一是食客,只求裹腹,不求味道;二是吃货,纯正的吃客,遍地寻觅美食的主;三是食家,熟悉当地民俗文化,可以鉴别食物味道,知晓食材,会自我烹饪;四是文化食家,知晓中华食文化,游食九州,通晓民俗,徘徊于味道与文化之间;五种是美食家,通晓和传承中华食文化、食民俗,有敏锐的味觉功能,专业鉴赏各地美食,并诉于笔端,著书立说,以此为业。在我所熟悉的美食家中,也可以分为五种:一是食其地,其食域限于一块狭小的区域,熟悉某菜系的分支和当地文化;二是食其气,常在乎吃的排场和环境,纠结在餐桌与爱食人群之间;三是食其动,长期漫游世界各地,流动式地鉴赏各地的食物,得出一些结论;四是食其静,遍吃各大菜系,通晓各个菜系文化,吃出各个菜系的共同点和区别,可以细细辨别、品味;五是食其味,吃遍全国,用自己敏锐的味觉能够去品味各菜系名肴的具体味道,根据自己的味觉感知,给各道菜肴的味道下个定论。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美食散文的创作和鉴赏,走遍全国各地,品味各类佳肴,学习、了解当地民俗、文化。我在从事美食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时刻学习、吸取全国各地美食名家的优点,关注全国各地的美食作家及其作品。四川的彭忠富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位美食作家,他是绵竹人,我多次到成都、德阳等地考察饮食资源,都是沿着他的美食路线采集食物,吃到了无数的美食,也品味到天府文化和民俗。彭忠富在成都平原腹地生活了三十多年,其视野以川西平原为中心,辐射到整个西南地区。他对川西平原的食物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梳理,并制作了自己的食谱,有绵竹米粉、川北凉粉、军屯锅盔、罗江豆鸡、什邡板鸭、李庄白肉、孝泉牛肉、广汉缠丝兔、宜宾燃面、彝家火塘坨坨鸡、中江挂面、洛带凉粉、眉山东坡肉、西昌醉虾、剑门豆腐、街子麻饼、回锅肉、魔芋烧鸭、棒棒鸡、宫保鸡丁、老鸭汤、灶糖、爆米花、三大炮、张飞牛肉、豆花、担担面、龙抄手等,可以堪称川菜食谱,受许多美食爱好者的追捧。
彭忠富最近整理了他的美食散文,并结集成《吮指谈吃》一书,全书从饮食的角度叙说着对亲情的眷恋、旅途的记录、童年的记忆、文献的考证、品味的过程、食物的制作和蜀文化的解读等,打开了沉闷的美食散文创作世界,开创了他自己的创作新路,为读者撑起一片天空。
彭忠富作为一位行者,一直在路上,与美食、美景相伴,一路走一路吃一路写。他努力发掘民间风味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形、食材来源、保健功效和人文典故等资料的收集,给读者呈现出传统乡村的世俗生活,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抒发对滋养自己这一方水土的热爱。在阅读他的美食散文集《吮指谈吃》时,你能暂时抛弃俗世的繁杂,进入陶渊明似的桃源,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多些慰藉。
(巴陵,原名方八另,湖南新化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美食旅游专栏作家。)
附书评:
一次与西南美食的惊喜艳遇
  ——读彭忠富《吮指谈吃》
  苏白 (湖北作家)
  
    少不入川,是为古人言。因为川女柔美娇艳,更因为川菜香辣好滋味。我未曾踏足天府之国,或许是因为潜意识里牢记着古人之训,但川菜流行四海,我早已习惯和乐于享受川味川食。
    虽然读过很多川菜图书文章,吃过许多川菜美食,但彭忠富的这本新书还是给了我颇多惊喜。忠富先生为川人,近年来其美食美文却在中国报刊广泛发表,有较高的媒体曝光率,作为一名美食作家,我时常被其文字吸引。
    彭忠富的美食文字有着浓烈的地域、乡土、民俗、民风气息,来源于生活,包含着对于四川大地的热爱和激情。民族的是世界的,地域的也是中国的。和四川美食菩萨车幅先生的美食杂谈比较,彭作家的文字更加带有一种民间视角,植根于坚实和粗糙的民间生活,来源于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体验,这也符合文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其行文和章节避开了传统意义上所认知的川菜的名肴贵菜,而是家常风味,平淡小诗般的素常姿态,漫不经心间如歌的行板,折射出四川、西南地区的民间滋味。
    一般而言,市场上的美食新书大多为菜系、名吃或者各类名点,彭先生的图书切入点在于家常生活,些许小菜,却平淡里有滋味,朴实里有深情。那一碟碟小菜,一一碗碗深情,是流年岁月里的一抹滋味,是纵横时空的五味杂陈,是轮回四季的心香一瓣,是暮然回首时分,才上眉头,却在心头的唏嘘和感叹。
   寻常吃食里有着天南海北的龙门阵,小菜小碟里有着阿婆妹子的絮絮叨叨。喝了这碗成都茶啊,川菜好安逸,西南好时光,《吮指谈吃》一场诗意之旅,一次与西南美食的惊喜艳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1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D{:4_121:}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