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国家统一编号”让志愿者更有尊严 9月14日,民政部网站发布《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这是我国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领域第一个全国性行业标准发布消息。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志愿者将被赋予国家统一编号,这会增强个人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9月15日《京华时报》) 志愿者被赋予国家统一编号,有利于保护志愿者的隐私,有利于志愿服务信息共享,有利于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无疑让志愿者感到更有尊严。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每逢大事小事,各行业各领域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并形成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目前各地开展大大小小的活动,如果缺少了志愿者,不说这活动无法开展,至少开展得很不顺利。就像平时城市环境很好时大家想不起环卫工人一样,而一旦哪天环卫工人不工作时,人们才知道环卫工人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志愿者和环卫工人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环卫工人当下的处境,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尽管各地都在提高和改善环卫工人的待遇,但要让环卫工人提高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享有起码的尊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志愿服务也是如此。总有一些人认为,志愿者就是为我服务的,服务方面稍微有点欠缺或者不合我意,志愿者就会遭到白眼和不公平待遇。 不是吗?2013年10月21日《湖南日报》报道:10月19日上午,来自长沙市曙光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刘曙、杨坚、姜翼、宁跃日和葛应文一行5人,来到湘乡市壶天镇合东村某无证照经营的砂厂,暗访当地采砂毁林情况,被砂厂老板旷金阳及工人等十几人围困,刘曙等3名志愿者被打受伤,手机和电脑被抢。这起志愿者被打事件虽是个案,却让无数志愿者心里蒙上了阴影。 中国的志愿者定义是: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的时间和行动,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人。长沙的环保志愿者暗访当地采砂毁林情况,并非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为了保护当地环境,但他们遭遇被打,怎么不让其他志愿者寒心? 令人高兴的是,志愿者将有国家统一编号了,这就像志愿者拿到了“上岗证”,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全国各地开展和参加志愿服务了。任何企图干扰志愿服务、殴打志愿者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谴责和有力打击。让志愿者服务更规范,让志愿者更有尊严,既是《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的题中要义,也是向全社会传递关爱和尊重志愿者的强烈信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maokaiyun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