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减少戾气 首先声明,我不是煲鸡汤的,我也没有能力煲出美味鸡汤,只所以按这么一个标题,确实是因为看到了网络上的一些东西以后,有所感触。(本文不针对任何个人或组织) 如果问大家,小时候每天上学之前爸爸妈妈最常说的几个词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就是“尊老爱幼”“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重别人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出生后,父母亲人教育的第一个概念。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尊重别人,其实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没有之一。 曾几何时,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暴戾的现象,互相辱骂、聚重斗殴……甚至出现了当街行凶、欺凌弱小、虐待儿童等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与其说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行,不如说是一种习惯。与人相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你对他人的尊重程度如何。 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无疑是人生的一种肯定。无论什么人,当他深切地感受到别人的尊重时,就会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他就会产生感激之情,就会加倍地尊重对方。因此,只要你能尊重别人,别人同样也会尊重你,谁会尊重,谁就会得到尊重。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尊重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分,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都必须得到尊重。下级要尊重上级,上级更要尊重下级;年轻人要尊重老年人,老年人也要尊重年轻人;穷人要尊重富人,富人更要尊重穷人。人人要相互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