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69|评论: 0

[群众呼声] 别让网络污染我们的环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身处在一个网络的时代,因而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政府开网站 ,企业和个人也开网站。有钱者开网站,没钱者也通过租用服务器空间的方法来开网站。这样就形成了网络世界。正如森林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网络这个江湖,专门混迹其间的网络犯罪行为林林总总,让人们感到了困惑。今日本报这篇有关电信网络诈骗案中近三成受害者是大学生”值得人们深思和从中吸引深刻的教训。
      网络谣言污染精神家园,毒化社会心理。互联网本应是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公共平台,是人们共建共享、安憩心灵的精神家园。网络诈骗的出现,不仅玷污了网络文化环境,降低了互联网的公信力,危及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容易刺激少数网民的阴暗心理,使人们的是非判断、诚信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资讯需求、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受到冲击。尤其对于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不足的青少年来说,网络诈骗的泛滥极易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误导他们的是非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怎样净化网络环境将刻不容缓。
      理性分析遏制网络诈骗案件遇到的困难,不难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有公安机关的原因,比如,一些地方对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发展趋势预测不够,技术手段落后,对新型犯罪方式了解不多,打击犯罪准备不足;也有普通民众的原因,比如,一些人抵制“忽悠”的意识淡薄,对网络诈骗的防范能力差,贪图便宜的思想作祟;还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比如,一些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警惕性不高,对犯罪的预防没有形成体系。一些运营机构为了经济利益,放松对网络诈骗的监管,让诈骗行为有了可乘之机。等等。
面对网络诈骗的高发、多发态势,提高预防能力,创新遏制方式显得非常必要。对于网络诈骗的危害,任何组织、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只会“方便”犯罪分子,对遏制犯罪有害无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公安机关应总结经验提升侦破能力,优化应对犯罪的方式方法,提高专门人员的技术水平,构建遏制犯罪的网络体系。天上不会掉馅饼。人民群众也应该提高警惕,提升抵制“忽悠”的能力,不要轻信他人的蛊惑,不要贪图小便宜。对于莫名的“好处”要多个心眼,对于相关部门的善意提醒、劝告要少些抵触。社会是一张大网。相关部门对网络犯罪不能无动于衷,发现犯罪线索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发现可疑迹象要及时发布警示,发现“忽悠”手段应及时阻断。
互联网是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平台助手。为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中国互联网的更好发展,在依法打击网络诈骗之外,各互联网站、普通网民更要自觉坚守道德、法律等底线,依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