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车站,乘车的人络绎不绝。为了防止晕车,大多数乘客上车前都会买点新鲜水果。背一筐水果,揣一杆秤的水果商贩每天在车站附近徘徊,生意不错,但顾客常常遇到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的情况。为减少乘客损失,江北客运中心特意购置了一把公平秤,摆在客运中心大门口,购买水果的市民可以在公平秤上复称一次,以此防止上当受骗。
江北车站外水果商贩打“游击”
9月24日上午9点半,正是江北客运中心人流量最多的时候,却不见一个背筐水果小贩。客运中心稽查科负责人介绍,这是因为水果商贩“隐身”在附近的商店中。几分钟过后,城管执法车一开走,两个背筐的小贩就从商店里走了出来,把背筐放在客运中心门口,开始摆摊。
车站工作人员介绍,常年在这里兜售水果的小贩,总是主动要顾客尝鲜,还一再确认顾客赶车的时间,并且专门招揽着急赶车的人。“因为水果卖出去,就算缺斤少两,着急赶车的人也不会回来讨说法。”而年轻人买完后,小贩们通常会躲到附近的商店里,留一个人在外面看守,确保顾客没有找回来后,同伴再叫其出来。多数情况下是一人休息,一人工作,交替循环。
两名顾客被“坑”买10斤橘子仅6斤
在江北客运中心稽查队员的帮助下,晚报记者找到了两个刚刚在小商贩那里买过水果的人。
李先生准备回南江过节,上车前买了2斤橘子,但在公平秤上一称,发现只有1斤3两。打算回通江的李女士,买了10斤橘子,想带给家里人尝尝,在公平秤上一称,10斤的橘子却显示只有6斤多一点。
令李女士最为生气的是,发现自己逐个挑选的橘子竟坏了好几个。“可能橘子被调包了,不可能过了个车站安检区,就坏了啊。”稽查队员称,一些商贩会先把烂掉的橘子放在框里,等顾客不注意的时候,巧妙调包。
稽查队员带领李女士寻找商贩,但围着车站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刚才那个商贩。
车站摆放公平秤提醒乘客谨防受骗
客运中心稽查科负责人介绍,很多乘客不知道附近就有水果批发市场,而乘客上车前都有买水果的习惯,为了防止顾客上当受骗,车站特意购置了一个公平秤摆在客运中心大门口。
江北客运中心副站长高新表示,车站曾多次接到乘客反映说自己上当受骗,稽查队员也多次劝说门口小贩,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客运中心也曾多次联合城管部门对门口摆摊行为进行制止,但依然不见效果。因此,稽查队员只能利用公平秤提醒乘客谨防上当受骗。(本报记者 王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