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将至,人情往来频繁,“节日病”易发多发,“四风”问题极易反弹。党的十八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特别是在中秋等各个重要节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节日歪风邪气并未得到根治,“节日病”问题时有发生。如何根治“节日病”,严防“四风”问题反弹,是当前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 在很多人看来,佳节送礼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人情往来,即使是党员干部收一盒亲朋好友送的月饼实属正常,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总有个别党员干部“逢节生病”,对“变味月饼”、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充值卡券总是“情有独钟”。这些“节日病”现象从本质上说仍是个别党员干部“借机敛财”的真实写照,只不过是披上了一层隐形外衣,想逃脱世人法眼罢了。与过去“借节敛财”相比,这种“网络敛财”更具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对这种“四风”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根治“节日病”,关键是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培养健康有益爱好情趣,使人“不想病”;二是要强化权力约束和社会舆论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重点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典型问题,形成舆论震慑,使人“不能病”;三是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违规公款吃喝、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发放节礼等“节日病”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人“不敢病”。 根治“节日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不要让节日病“玷污”了传统佳节,而是要让“节日病”隐遁无形,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根治“节日病”,健康过“两节”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