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几篇关于人生与茶的文章,不知是对人生的理解不同还是对茶的理解不同,反正很难赞同人生如茶的观点。
茶,作为一种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本性是一种高大乔木,人工栽培为了采摘方便,不断的去叶摘心于是变为了一种丛生性的灌木,树型很难看,一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茶树的叶因含一种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提神作用,于是被中国人的老祖宗发明利用作为一种饮料。这种饮料到底对人体有多大益处呢,除了其中含有的茶碱可以提神醒脑被证实以外,其他保健、营养的功效恐怕都不那么真实,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证明:如果不吃东西只喝茶的话肯定最终会营养不良而饿死。以茶为饮无非是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减少了生水中病菌侵入人体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健康水平。说茶利于养身健体好象是中医的说法,没有定量的分析材料为据。后来更甚,茶被喻为文化,美其名曰“茶文化”大吹大擂,大有把它发展成为“国粹”之一的迹象。茶叶被分了好多种,绿、红、青、花,饮茶器具明目繁多,盅、杯、壶、碗,专门饮茶的地方有茶庄、茶馆,居家可饮、办公可饮、休闲可饮无处不宜......还有什么茶艺、茶道之类的更高境界更是凡夫俗子难于领会的了。有人把喝茶叫做品茶,从茶中品出了诗文、品出了人生,他们说那是一种的境界。不过对粗茶淡饭养活、“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渡过一生的人来说,那种境界真是可望不可及的了。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我是没有认真地享受过这“清福”的,好茶和次茶对我来说喝起来的感觉差不多,好不好喝全在于渴不渴,鲁迅先生说过,在喉干欲裂的时候,即使最高档的茶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的区别。
酒,也是一种饮料,一种奇妙的饮料,一种世界性的饮料,粮食发酵制成,内中含有叫乙醇的东西,同样具有刺激大脑神经的作用。不过酒之于茶差别甚远,酒是粮食或水果的精华,含量叫乙醇的东西更是定量明确标明了的,便于饮者按需取用。酒之恶名多于善名,好饮茶的人叫作有修养,好饮酒的人叫作贪杯。因酒误事太多,甚至于误国,于是古今中外都有禁酒的时期,饮酒的人也时不时地发誓戒酒,但真正能戒能禁者鲜有,除了天生对酒精过敏者以外。人生在社会,社会是有很多很多的规距和制度的,这些东西让人不得不拘谨和防范。然而,一杯在手,胸襟渐开,人们就变得热情奔放,豪气盖天。武松若不是一连喝了十来碗好酒,就算他敢过景阳岗恐怕他也打不死大虫。更奇妙的是,酒能催发人们平日被关闭着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很多名人总是和酒特别有缘份。李白斗酒诗百篇、关公温酒斩华雄,如果茶体现的婉约,那么酒总表现的是豪情。
我饮洒已有多年,饮茶或许更早,饮茶没有多少故事,饮酒却故事多多。也不是有那么么多忧需要一醉解千愁,只是现实生活给我豪情壮志的机会太少,所以喜欢那短暂的忘记荣辱与得失只有得意与豪情的感觉。
好那一杯过甚的人被称为“酒鬼”,讽刺讥笑,贬之又贬。但好饮者的字典里是没有“酒鬼”这个词的,他们自称“酒仙”,“仙”与“鬼”虽然都是乌有之物,但“仙”、“鬼”之别,一在天上,一在地府,相差不是一个档次。
自以为成不了“仙”也作不了“鬼”,酒也是此生估计戒不了的东西,于是作个“饮者”或酒徒”吧,这便是我的酒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