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后,彻底终止了以往“以药养医、以医补防”的实际状况。同时,由于大量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增加、绩效工资的实施等原因,致使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成本大幅提升,在政府支持不足、服务价格未理顺的情况下,形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做得越多、自身填补经费越多、机构亏损也越多的恶性循环。特别是一些尚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稳定的经济补偿制度、固定的补偿渠道尚未形成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缺乏足够资金保障,运作亏损逐年加大,机构难以长期维持。
措施和对策:
1、社区卫生服务应实行有偿服务与政府购买相结合的经济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补偿可分为两个部分:公共商品补偿和服务补偿。前者属于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范畴的项目,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后者属于有偿服务项目,除了获得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偿外,为个人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个人也应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在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补偿机制后,应该努力争取多种渠道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补偿问题。具体可有: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付费,其他如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或个人捐助,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社区资助等等。
2、在居民医保社区首诊制的基础上,加大职工医保病人在社区诊疗的优惠政策力度,拉大与市级医院诊疗的个人自负比例和医保支付额度,引导参保职工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实行社区首诊制,使得社区卫生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3、按照国家和各省、市制定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落实各级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责任,调整卫生投入结构,建立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规范合理的收支运行管理机制,同级财政根据社区人口、当地发展水平、卫生状况、服务数量、绩效工资水平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人才培养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因素,采取定额补助和综合补助等方式,核定日常经费补助和专项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技术劳务服务价格体系,通过开展的各项服务,增强自身补偿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