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20|评论: 2

论孟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基因的培育----许登孝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0-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邛崃经纬》文章选贴
论孟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基因的培育
(两期连载之一)
许登孝
    孔孟的学说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治人。修己治人,均指精神文明建设而言。孟子继孔子之后,在参与中国人民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的架构中,着力甚多,厥功甚伟。其中不少的论述,已成为修齐治平的典范文章,其中名言、警句在人民大众中口口相传,耳熟能详,进而流淌在血液中,培植成为中国人民在道德修养、气节操守、立身处世等方面最基本的思想文化基因,熔铸为国魂。
以下就这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关于道德修养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这是我国风行数百年之久的著名训蒙读物《三字经》中对《孟子》一书共七篇二百六十章、凡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这辉煌巨著的极精炼的概括。道德仁义,是贯穿《孟子》一书的中心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础,所有其他的论述,都是由此中心和基础发散开去的。
   关于仁、义、道、德,韩愈在《原道》一文中对此有明确的解释和界定,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又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这就是说,讲道德不能离开仁义来说,道德的内涵主要是仁义,离开仁义来谈道德,皆非儒家之言。
   总括孟子在道德方面的论述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二是讲如何修身养性,三是谈道德修养的具体内涵。
                 1、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上经·坤》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君子应当效法大地,像大地一样以宽厚的德行,去负载万物。相反,君子如刻薄寡恩,阴毒狭隘,只会暴殄天物。“厚德载物”也比喻能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不同的学说、言论之意。
     《大学》中更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强调的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每一个人都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作为做人的根本。儒家的这一强调,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道德修养的提升,产生过重大影响。
      孟子则继承儒家的这方面的论述,强调:“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众,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这就是说,君子的操守,只是修身养性,就能平治天下,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自己不加强身心修养,而只要求他人加强身心修养。就好像抛弃了自己的田不去整治,而去整治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他并勉励人只有加强道德修身,“人皆可成尧舜”(《孟子·告子上》)。他还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禽兽的区别,这就是仁义道德。
      他还指出:“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孟子·尽心下》)此言财富积贮得丰厚,遇到灾荒年也不会饿死;道德修养很高,处邪恶之世,也不会乱其心志。“周于德”,儒家始终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任何人也不得例外。孟子所处的时代,时值乱世,邪说蜂起,仁义壅底,像孟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自然会以重建民族的道德心灵架构为己任,也是重塑民族精神、振兴民族之一途,其意义是相当重大而深远的。
     在论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方面,孟子精辟地阐述了天爵与人爵的关系,特别提出贵天爵的思想。“天爵”与“人爵”这是孟子自创的两个词语,并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他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可见,“天爵”是指道德而言,人爵是官禄而言。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受人尊敬,此自然之贵也。他指出:“古人之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矣,终必亡而已矣。”(以上均见《孟子·告子上》)。这即是说,品德的修养是做人、立身处世的需要,而不是追求高官厚禄,更不要得到了高官厚禄,便丢弃美德。孟子的这一番论即使放在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怎样进行道德修养
      道德既然这样重要,那么,人们应怎样进行道德修养呢?概括起来说,孟子认为应从三个方面途径进行道德修养。
      第一、从人的本性寻求。孟子指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追求仁义礼智这些人类的美德,以求人格上的自我完善,这是完全可以由个人决定和主宰得了的,因为这些都是个人本性上所固有的东西。只要追求,就可以得到。
     他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又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这里的“立命”、“正命”、“知命”等理念都是指人的命运,人的生命之决定权、主宰权,主要是通过存心、养性修身,而不是听天由命。
      修身养性也有大小之分。有一次公都子问孟子:“同样是人,有的称之为大人物,有的称之为小人物,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道:“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以上均见《孟子·告子上》)。孟子的意思是:如果只重视和满足人的器官中的耳目之需,则易被外界的声色犬马所诱惑,而成为小人物;如重视心灵的修养,保有善性,就能成为大人物。也就是说,成为“大人物”的关键是要重视心灵的建设,而不是满足于耳目之需。
      第二,注重环境的影响。“居移气,养移体”,这是孟子的有名论断。这是讲人的地位、居住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素养,人的物质生活之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态。“居移气,养移体”诚哉斯言!人居尊贵之位,则器宇昂贵,声音高朗;处微贱之位,则气质卑下,声音低沉。大抵如此。京剧《法门寺》中的贾桂,当奴才久了,在主子面前就“常有站不直的习惯”。再观当今之暴发户,暴发前后,神情判若两人。这也是地位环境使之然的吧。
     正因为环境对人有相当的影响,故孟子提出要不要以外在环境为“心害”。他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孟子·尽心上》)这里他借饥渴为妙喻,教人清心寡欲,方能安贫乐道。人的内心不以贫贱之故而动其心,做到守正远邪,虽富贵不如人,亦不会忧心忡忡。
     第三,加强内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得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这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并不亲近我,就不要去责怪别人,而要自我反省自己的仁爱之心是否有不尽如人意处;我领导别人,别人却不服从我的领导,就不要去责怪别人,而要反省自己的领导能力是不是不高所致;我以礼貌待人,别人却不以礼貌回敬,就不要责怪别人,而要反省自己的礼数是否诚敬。总之,做人做事,得不到好的预期效果,都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去责怪别人。在这里,他特别强调道德修养时的内省,即“反求诸己”,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严于责己的立身处世之道。
    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口体所需之欲望。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因为人的口体之需的欲望多寡是与亡身丧家、身败名裂成正比例的。故清廉者拾福,而浊贫者自然速祸,其间虽有少数例外,但并非常道。提倡清心寡欲,这既有益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增进,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道德修养的内涵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提出治国之四纲,即礼、义、廉、耻。并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后世儒家也提倡礼、义、廉、耻,但并未作为治国之纲,而是作为个人道德修养内涵而加以强调。
    儒家道德内涵首重“仁义礼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这就是说,人与禽兽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仁义,在于人人有礼义之心、是非之辩,而禽兽则无。也即杨雄所说:“由于礼义,入自仁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孟子并强调指出:无仁义、理智之心,“非人也。”可见,仁、义、礼、智,是儒家放在道德修养的首位的。
     同时,孟子也把廉耻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来提出。例如他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离娄下》)。又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对于耻,孟子则强调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又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以上均见《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能够知道么有羞耻之心的可耻,那就终身不会有羞耻之事了。这里说耻对于做人立身处世关系十分重大。朱熹对此则强调得更厉害,他说:“耻者,吾所固有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把耻放到做圣贤,还是做禽兽的大问题上来论述。试想,人如果没有了耻辱感,什么坏事做不出来?而有了耻辱感,就可以改过从善,远避罪恶,而达到终身不再有耻辱的牵累。
      谦恭和节俭的品德,更是孟子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强调的,他说:“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孟子·离娄上》)这就是说,你对别人谦恭有礼,别人也会对你谦恭有礼,这样就会形成和谐的气氛,而国君生活节俭朴素,就不会为聚敛钱财而加重人民的负担。孟子特别提出国君能做到恭俭,这不仅是个人的私德修养,更是关乎国运的大事,这是很有警醒意义的。历观古今兴亡事,成由节俭败由奢,就是这个道理。
      诚,也是孟子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来强调的。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查《中庸》一书共三十三章,却用了六章来阐述“诚”,可见“诚”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从本章看,孟子认为一个人诚实而不撒谎欺骗,是事君、敬上、治民、娱亲、交友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条件,是个人修身之本,立身处世之本。有的国家法律中有“伪证罪”一条,其目的就是要杜绝骗子,并使一个公民都能做到诚实无欺,保持住诚实的优良品质。(未完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10-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老的书,我正在看。

发表于 2015-10-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玩敢玩孔孟的东东,别的不说,严重的崇拜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