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北京时间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5·12”汶川特大地震将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县城夷为平地,遇难人员逾两万,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北川灾后重建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200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重返北川考察时称“一定要再造一个新北川”。北川新县城选址和规划建设一时成为海内外关注焦点。
6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主持的北川新县城选址及规划设计工作进展顺利,中规院专家综合考虑抗震安全性、环境承载能力、羌族特色体现等多方面因素后得出结论:安昌镇东南最佳。
2008年8月,提出初步方案。11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审查通过了北川新县城的选址。确定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北川新县城紧邻安昌河,依山傍水,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可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左右,非常适宜城镇建设,有利于北川灾后重建和未来的发展。根据这一规划,调整后的新北川将新增土地283平方公里,人口达22万人。
2008年11月16日,温家宝在听取北川新县城规划情况汇报后,提出“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十二字建设标准,提出“要努力把新北川县城建成标志性工程,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川慰问灾区群众时为北川新县城取名为“永昌”,永昌镇是新北川版图的第29个乡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着北川新县城还有北川和全国一样,永远繁荣昌盛。
2008年12月3日备受人们关注的北川县城新址,随着绵(阳)北(川)公路边由中国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新北川规划图的出现而揭晓。首次确认了新北川县城的准确位置是在安县黄土镇境内,而且新北川的三维效果图首次呈现在人们眼前。未来的北川县城坐落在安昌河畔,依山傍水,一条支流穿城而过。城市的建筑设计羌族特色浓郁。
2009年5月12日,北川中学正式动工,成为北川新县城开工的首个项目。
2009年11月9日,省政府同意将安县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所属行政区域析出,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永昌镇人民政府驻红旗村。永昌镇距老县城23公里,距绵阳35公里,现辖顺义、温泉、红旗、东鱼、常乐、红岩6个村,60个村民小组,4883户,11955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
2010年1月31日,北川新县城所在地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正式挂牌成立,北川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举行成立大会,永昌镇党委、政府正式挂牌。
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取消顺义、温泉、红旗、东鱼、常乐、红岩6个村番号,整个镇人口统一规划为城市人口,分为四个居民小区安置点:永昌小区、尔玛小区、禹龙小区、新川小区,经统计人口约4万余人。
2010年5月12日,3600多套安居房全部完工,2座桥梁率先实现通车。
2010年9月1日,4所学校、2所幼儿园如期开学。
2010年9月15日,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移交。
2010年9月25日,山东援建项目全部竣工,建成后的北川新县城由山东援建方整体移交给北川,新县城正式启用。据了解,北川新县城总体预算为153.7亿元,其中首期总投资95.5亿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公益性服务设施等六大类218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