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论坛有帖子里说,巴中东城和玉堂派出所的警察是和稀泥的泥瓦匠,意思是说他们充当和事佬,不分是非,判葫芦案,这是真的吗?
很遗憾,我不认为我们应当介入警察叔叔处理任何案件,不对处理结果持任何观点,仅对处理该事件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谈点看法。
九月二十九日,到过玉堂派出所,看到了一些现象,体验了一把和警察叔叔互动的一些过程,后面也谈点感受。
1 在xx办公室,我看到该警察叔叔没有戴帽子,警裤向上挽起到小腿肚上部,歪坐在椅子上。
2 未按程序出示警员证,说在这里的肯定是警察。
3 该xx警察貌似极无常态,一会面露笑容,当被质疑,则变为咆哮,数次说你可以投诉我,在区公安局可以投诉我。
4 不断地重复“我们不是泥瓦匠”。
5 有人在派出所挡住别人的去路,我质疑派出所警力是否不足?xx又近乎咆哮:你给我派个警力来呀!
6 在巴中市区公安局,对双方当时人问询时,允许一方亲属入内,禁止另一方亲属入内。
7 解决纠纷的结果是,双方当事人各拘留五日。
警察要不要形象?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个问题,当它被当个问题提出来时才真的是个问题,答案在哪里?斜挽裤腿,歪坐椅子,你是准备下水田插秧吗?帽子不戴,烟雾缭绕,警威何在?自身形不正如何正人形?
违反规则,不出示警员证,看似小事,实则原则问题,谁知道你是谁?这是证明你执法身份的合法性问题。公民对一个穿制服的人都必须认可吗?如果这么认为,我倒是想起网络搞笑图片上的几个字“该吃药了”,因为这在推理上是行不通的。
再说这个喜怒无常,一惊一乍的工作作风,怎么看怎么像某小品风格,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此时此刻还是不要戏剧化太深的好。说到投诉,看起来你的信心满满啊,露出了我是老大+舍我其谁的气概,好嘛,算你赢了,给你点赞500个,因为,说实话,我还这真不知道你们所谓“投诉”为何物,是一块饼干还是一块橡皮泥?
再说下一个,你不是泥瓦匠吗?我认为,没有人可以说你是泥瓦匠,只有你自己可以证明你是或者不是泥瓦匠,不是说别人说你是泥瓦匠你就是泥瓦匠,别人说你不是泥瓦匠你就不是泥瓦匠,也不是说你说你是泥瓦匠你就是泥瓦匠,你说你不是泥瓦匠你就不是泥瓦匠,反正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证明你是或者不是泥瓦匠,反正有大把的案例可以证明你是或者不是泥瓦匠,你耿耿于怀,碎碎嘴般唠叨我不是泥瓦匠,我是泥瓦匠有什么意义呢?
哦,想起来了,这还真不是泥瓦匠的问题,而是一个舆论问题,貌似这位警察叔叔还是在乎舆论的嘛。但这是在乎舆论的态度吗?舆论不会因为你的作而风生水起,也不会因为你的不作而风轻云淡。舆论不是魔,做好自己,你一样可以气吞万里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做不好自己呢,舆论就是高悬的达摩利斯之剑,令人惶惶不可终日啊。
如果你是真诚的,你让我给你派警力来?哥哥玩笑开大哦,让百姓给你派警力,你是说我们生活在神话世界吧?孙悟空似的,嚼一撮猴毛,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最后一声:变!立马所里密密麻麻站满警察叔叔?当然我们明白你只是在藐视老百姓而已,调侃老百姓的无奈,言下之意是说:你谁呀?没事,少扯淡,我们就这么着,咋地?这时,我只有一种情绪:震惊,如果,普天之下,万千警察叔叔都酱紫,我们会深刻理解一个词汇了:无赖。
俗话说问者不相欺,我想请问一下,区局肿么了,为什么允许一方当事人的亲属入内陪问,禁止另一方当事人亲属陪同等待?是法律某条某款规定,还是这位警官心情原因或别的什么原因临时决定的?不要说是电脑随机选的哈,虽然污染食物吃多了,大众智商普遍低,但这个还是蒙不了人的。
下一个问题,解决结果很关键,这不仅体现法律的威严,也是证明这位警察叔叔是不是泥瓦匠的关键时候了,嘘!我啥也没说,你们也知道结果了?双方当事人均被拘留五天。可以说警察叔叔是泥水匠吗?我没有这么说。
最后,我想说一下,据了解,东城派出所在该问题前期处理上,我们认为是合理合法的,是得人心的,方法是较为正确的。说巴中警察是否泥瓦匠这个题目有点大,我们认为,实际上,巴中绝大多数警察叔叔执法精神、工作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说在认认真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踏踏实实走群众路线,比如,去年市局专门召开过群众代表会,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等等。
普通大众的诉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然包括执法者本身也有必要遵守这些规则,至于习惯于和稀泥、当和事佬甚至营私舞弊的害群之马还是面壁和清除警察队伍的好。
你认为巴中警察叔叔是泥瓦匠吗?
注:1 有图片、视频、录音等资料未公布。2 有执法人员在处理过程打电话说:谢哥,我给你处理好就行了,而该谢哥可能是一方当事人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