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10|评论: 1

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源头和邛崃遗迹-------高祥君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0-12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源头和邛崃遗迹
高祥君
  
     茶马古道,主要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从事以茶易马、茶马互市所兴起的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它与唐蕃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交错重叠,是目前已知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复杂的贸易交通网络,它以川藏、滇藏和青藏(即唐蕃古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本文着重探讨川藏茶马古道的一支源头——邛崃,为厘清川藏茶马古道脉络,且从它的起源与兴盛说起。
川藏茶马古道的起源与兴盛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既是当时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蜀郡的商人已开始以本地特产茶、丝绸等商品与西南的牦(旄)牛夷、邛、莋、厓、駹等部族进行商贸交换。正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司马相如回汉武帝所问时说:“邛、筰、厓、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於南夷。”相如所说“道亦易通”之道,即是这一时期所称的“牦(旄)牛道”,它可算是最早的“茶马古道”,当时可经云南出境可达东南亚,但非专设的“茶马古道”,而是以丝绸和生活用品为主要交换商品。所以,今天将此道叫做“南丝绸之路”。
唐朝建立后,藏族饮茶渐成习俗,于是就兴起了以汉区的茶叶交换藏区的马匹的“茶马互市 ”。当时互市之所,主要设在西北地区,但没有限定互市交易口岸,据《新唐书·吐蕃传上》载: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吐蕃又请交马于赤岭(青海日月山),互市于甘松岭(四川松潘境内)”这是茶马互市最早的记载。该古道从陕西关中地区到青海,继续向西南而行,从四川西北角的邓玛(甘孜州邓柯县)过金沙江,经昌都地区、那曲地区至逻些(拉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唐蕃古道”。
     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右仆射蔡京立“茶引法”后,设置专门的茶马互市口岸,实行由政府统管下的茶叶专卖“引岸”制度。这一时期四川已设立黎(汉源)、雅(雅安)两个茶马互市口岸,专门供应康区(主要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区域)茶叶;当时,还因茶叶所易马匹的主要产区在青海一带,故川西的邛崃、名山、雅安等地的川茶,大部分是经成都、灌县(都江堰)、茂州(茂县)、松州(松潘),过甘肃南部,输入青海东南部,然后分运至西藏、青海各地。这条“松茂道”川藏茶马古道称为“西路”。此道从宋一直延用至今,经这路输往藏区的川茶被称为“西路茶”。
     到了明代,“洪武初,定令:……设茶马司於秦、洮、河、雅渚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今昌都和甘孜藏族地区)、乌思藏(西藏地区),行茶之地五千馀里。”(《明史·食货四·茶法》志第五十六)确定了四川的黎、雅、嘉、威、茂等13地为互市口岸,其中心在黎州(汉源)和雅州(雅安)。当时,从雅州到打箭炉称为川藏茶马古道的“南路”,川西地区后来常称为川康茶马古道,其又分为两条主干道:一条通常称“大路”,是从临邛、名山、雅州出发,经荥经、黎州(汉源)、岩州(今泸定县岚安乡)至打箭炉(康定),由此道运入康定的边茶称“大路茶”。另一条历史上俗称“小路”,是明洪武年间新开通从碉门(今天全县)过两河口,越马鞍山(二郎山)经岩州(泸定县岚安乡)、烹坝至打箭炉(康定)的山间小道。使临邛(邛崃)、名山和雅州(雅安)的运茶马帮不再绕道荥经、黎州,改从雅州经碉门直接走岩州、烹坝到打箭炉(康定)之路,缩短了近半的行程,从此道所运之茶称为“小路茶”。此道一通,黎州的茶马互市口岸即移至岩州。到了明末,又废岩州市而兴打箭炉市。川康茶马古道的“大路”“小路”汇于打箭炉(康定) 的“南路茶”盘验后出关,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渡过金沙江到西藏昌都,至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及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茶马互市”制度宣告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改官营为商营。但“边茶贸易”之道仍为川藏茶马古道的“大路”“小路”只是交易的商品除了茶叶外,与藏民族相关的生产、生活商品也大量进入交易市场,而藏区交换的商品已不再仅限于马匹,更多的是皮革、药材和黄金等土特产品和矿产。“边茶贸易”制度一直实行到建国初期,而东起边茶产地临邛(邛崃)、名山、雅州(雅安)等地,经碉门(天全)、打箭炉(康定),西至西藏拉萨的几千公里的川藏茶马古道,在经历一千三百多年后,随国道318川藏公路的贯通才卸任归隐;然而,少部分支离破碎的古道躯干却若断线的玉珠散落在崇山密林之间,为世人留下一份可触摸的珍贵记忆,希冀后人重新拾起……
川藏茶马古道之源——邛崃古道
     邛崃是川西茶叶的原产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yuán)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史记·西南夷列传》)张骞在这段话中讲到,那时蜀郡的商人们就已将“蜀布、邛竹、杖”远销古印度——身(yuán)毒国了。由此可知,那时蜀郡外达古道已有较为固定的通道了,这就是秦汉之前已有的“牦(旄)牛道”——可算是最早的“茶马古道”:由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崍)、青衣(芦山)、雅州(雅安)、严道(荣经),逾大相岭,至旄牛县(汉源),然后过飞越岭、化林坪至沈村(西汉沈黎郡郡治地),渡大渡河,经磨西,至木雅草原(今康定县新都桥、塔公一带)的旄牛王部中心,沈村是进行交易的口岸。此道即为后来川藏茶马古道的“大路”,只不过,那时的交易并非以茶为主要商品,茶叶还只是作为药物使用,输入藏区的茶价高量少。
       从前节所述中清晰昭示:明代既已形成的两条川康入藏的茶马古道无论“大路”还是“小路”,其边茶生产、供应和运销的始发之源均出自临邛(邛崃)、名山和雅州三地。因此,这三地自然就是川藏茶马古道的源头了。清嘉庆《直隶邛州志·食货志·茶法》所载“嘉庆十七年(1812年)……于本州买茶,由禁门关泸定桥泸关盘验截角,至打箭炉发卖。”可为明证。在明清兴盛茶马互市之时,邛崃境内的川藏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临邛出发南行,经卧龙、平乐、夹关出境至雅州上里的“大路”,与“南丝绸之路”邛崃段完全重叠。另一条则从临邛出发西行,走马湖纸房沟越马岩顶到油榨,再经火井、高何,翻镇西山过芦山直达碉门(天全州)与“小路”汇合;有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营建志·津梁》载:“西河渡,州西一里许,为火井、天全州、庐(芦)山县要路。”“普渡桥,在州西六十里三江口,为上通省城,下往炉(打箭炉)藏小路(即前述“小路”)。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检李璋募众创建。”为证,且充分阐明邛崃西行之路早已成为邛崃到芦山达碉门(天全州)与“小路”汇合至炉(打箭炉)藏的交通要道了。可别小觑邛崃这段“西行之道”,它不仅是川西通往康巴地区茶马重镇打箭炉(康定)的重要商贸通道,还可在芦山转向北去宝兴县,过硗碛翻越夹金山抵达今阿坝州小金县。再从小金中转,南行可至章谷屯(丹巴县)、打箭炉(康定) 及整个康巴地区;北上可达金川、马尔康、若尔盖等地的阿坝州羌藏地区以及青海地区。因此,这条始发于邛崃的“西行之道”亦可称得上川藏茶马古道西联康巴、北通阿坝及青藏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但在冬季,因夹金山大雪封山难以翻越,故马帮则改走芦山至碉门的“小路”进康藏。笔者的伯父年轻时为生活奔波曾多次出入此道,少时常听伯父提及随马帮走此道翻越夹金山之事,故而有所了解。此道至1958年国庆,邛崃到高何的公路通车后才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清嘉庆《直隶邛州志·食货志·盐茶法》中有邛州运销边茶和盐的准确数据记载,可从其侧面佐证邛崃在川藏古道的运输路线、源头作用和繁忙景况:“嘉庆十七年(1812年),现行边引二万三百张,于本州买茶,由禁门关泸定桥泸关盘验截角,至打箭炉发卖。”边引,是官府发放给茶商运销茶叶到边关和缴纳税银的凭证,按当时每张边引可运销边茶114斤(57公斤)的规定计算,1812年邛州运销出关的边茶达1157.1吨;同年,盐商从陆地运销盐领取“陆引七百七十五张”,以时定“每张运盐五十包,每包计净盐115斤”计算,当年向边关运销盐2228.1吨。合计,嘉庆十七年,邛崃运销盐茶的总量就达3385.2吨,平均每天需从邛崃运出的盐茶就达18549斤,且不说还要运输其它货物从这条茶马古道上出关。在那个只能靠人背、马驮的时代,邛崃每天要运出近十吨盐茶,其盐茶产供数量之大、运销之艰巨,马帮川流不息的盛况就可想而知了;作为川藏古道之源的邛州,其西连川康藏和阿坝地区的贸易、运销源头的重要作用也不言而喻。
川藏茶马古道遗迹——纸房沟古道
      提及邛崃茶马古道的遗迹,以平乐古镇骑龙山城隍岗上的秦汉驿道遗址为大家熟知。然而,对于川藏茶马古道邛崃西路线上的纸房沟古道恐怕就鲜有人知了。为将纸房沟川藏茶马古道遗迹,以及古道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呈献给世人,笔者与南河中学老师高彩忠一道,三探此沟,寻古道体验马帮、商客的艰辛,徒步走完全程,实地采访村委会和当地高龄老人,了解古道的过往历史,现记述于后。
纸房沟隶属邛崃市水口镇马湖纸房沟村,是川藏茶马古道邛崃西路线上的交通要道,距临邛古城10公里的马湖场西,跨越文井江上的马湖老石桥,顺着马(马湖)下(下坝)路下行100多米就到其沟口。沟名得之于清代中晚期,那时沟里建有38口造纸用的篁锅。经当地老人介绍才知:篁锅,是煮制竹麻用的工具。它是在一口大锅上建造一个直径近丈(3米多)、围长三丈有余、深约四尺的大木瓮,可容一次煮制几千斤八尺长的竹麻。待竹麻煮至柔软时,15-20人站在木瓮周围,一边唱着竹麻号子,一边用木杵捣竹麻;将竹麻捣成竹麻绒后出锅,再经碾竹浆、漂洗等多道工序,才能制纸。可想而知,当年沿沟而建的数十家造纸作坊的38口篁锅,绵延数里捣竹麻的场景是何等壮观,纸房沟也因此而得名。1952年后,沟内造纸作坊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停业,但沟名却沿用至今。
      进入纸房沟,就踏行于昔日的茶马古道上,虽然沟里重叠起伏的山峦翠绿依旧,但脚下的路却变成了水泥村道,往日马帮踩出的山间小道已荡然无存。沿村道上行翻过竹根坡,再行约3公里就可望见对面半山上的“敬雨寺”和山脚下的“神雨灵桥”,继续前行一公里多就到了昔日客商和马帮食宿、休整之地——张店子(原址:纸房村5组20号)。这家客栈原为川西典型的四合院,有12间房,可容30多人宿住;因是张姓人家所开,因此张店子之名就一直叫到今天,只不过院子已改建成三合院了。再往前行,羊肠似的茶马古道绕进逐渐狭窄的山谷,清溪边被马帮踏碎的石径和石梯上,累累足痕透露出茶马古道上商客、马帮的艰辛与沧桑。随蜿蜒的山道与泥泞小路,溯小溪忽左忽右跋涉约三公里就到了马岩顶垭口下,踏着已磨出月牙的两尺多宽的红砂石阶(附图一、二、三:左为上马岩顶垭口石阶,中马岩顶上的隘口,右为马岩坝村的下山石阶),拾阶而上,顶端,左右两侧一米六、七高的石砌隘口扼守着古道。穿过隘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出人意外。垭口上几户原住农家已经搬到山下新村,仅剩两间青瓦房和屋前的几株银杏树还在瑟瑟秋风中坚守,周边几处长满青苔的屋基与残垣断壁,勾引起对当年马岩顶客栈的遐想,视其规模应不亚于张店子。越过残垣之间的山垭口,遗存完好的近一米宽的石阶古道随山势曲折而下,约行二公里到达火井河边的马岩坝村(属油榨乡所辖)。这段路就是川藏茶马古道的邛崃西路——纸房沟遗存古道,多数地段宽不过两尺,山路崎岖难行,从纸房沟口到马岩坝村约11公里,尚存古道有六公里多,其中约有四公里的石阶古道较为完整。掩映全沟的翠竹、青松、白杨、枫树等原生态自然林,与沿途一簇簇状若繁星的金黄野菊花,把山涧、沟壑和峰峦妆扮得生机盎然,一步一景的风景长廊随时令地更替而幻化出斑斓的多彩,将纸房沟古道蛇行般的身躯深深掩藏,有待厌倦城市喧嚣的世人前去探寻!
      领略了纸房沟几公里风景依旧的川藏茶马古道,再说一说沿途尚存的许多值得游赏、探索的人文景观,今择其要,略陈几个靓点,以飨读者。
    这段古道大部分傍纸房沟而行,每当夏秋之季,山洪常会不期而至,耽误商客、背伕、马帮的行期。从清代中叶开始,当地山民靠自已绵薄之力,先后在几公里的小溪上,自下而上修建了西安桥、张店子桥、打儿窝桥、神仙桥、状元桥和桃源桥等六座石桥。前五座石桥的建筑风格、桥型完全一致,如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的西安桥(附左图四):一个高近2米的梭形石墩顺水立于溪流中央,两岸各三根2.1米长、宽厚都32厘米的红砂条石横卧在岸与桥墩之间,搭成一座长4.5米,宽近一米的双洞平板石桥,看似简单,却结实耐用;虽经百余年风雨,数次地震,除一座稍有小损外,其它三座完整屹立。在五座石桥上游,距张店子一公里多的“桃源桥”为几座石桥之最,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孟冬,单孔卷洞石桥长6.4米、宽4.4米,桥高4米;桥两边三层条石砌成高70厘米、宽40厘米的护栏,成为过往客商舒适的“稍(shào)台”(山区人称能放下背架或背篼、休息的小块平台或石块,此称谓流行于川康茶马道上各地);桥洞顶部正中雕塑着一条当地人称“绿(lū)霞”(当地土话,意为相貌很凶)的昂首镇水兽,其状难明,粗看似巨蟒披甲昂首,细瞧胸前一双龙爪却有五爪,龙蛇皆非,不知何物,首西尾东(尾已不存)若贯整个桥洞,远远望去,犹如一只昂头摆尾、迎逆流而上的蛟龙。桥头左侧3米多高的三叠水石碑面东而立,廪生何国栋题书“桃源桥”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阴刻于主碑中央(附图五、六),右侧碑坍塌,残存的左侧碑上,清光绪壬寅年(1902年)举人高重钊和廪生赵维垣合撰的碑序记述着建桥之事:“文昌帝君有云,修数百年崎岖之路、千万人往来之桥。夫修路造桥乃旷世之功,然亦作善之始基也。如本境桃源桥者,上通西藏,下达北京,诸非千万人道之乎?……夏秋之交,溪水泛涨,来往行人望洋兴叹,……有见於此,慨然以修造自任,并邀同堂善友,共襄盛举,募化乡里,数月厥功告竣。……曰桃源桥者,恭取陶靖节(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之意也。”这段碑记不仅道出了纸房沟古道在川藏茶马古道中“上通西藏,下达北京”的枢纽作用,还表明了纸房沟人在小溪上修造数座石桥的同一宗旨:解“夏秋之交,溪水泛涨,来往行人望洋兴叹”之窘迫困境,行中华民族崇义举善的传统美德。
       在张店子下游不足一公里处,有一条名叫庙子沟的支流汇入纸房沟,距汇入口约40米的庙子沟上,横卧一座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神雨灵桥”, 单孔卷洞石桥上五米多高的廊亭重檐翘角若展翅欲飞之态,穿过两米宽、六米长的廊桥,登上66级石阶,左右两侧各一只石虎卧候着四方香客。迎面,2004年重建的“敬雨寺”大殿坐落在半山台地的山边;绿荫三面环抱着这座18米长,进深9米,高过5米的青瓦重檐大殿,殿堂内简陋的三张供台上供奉着七八尊高不足一米的菩萨。殿前一百多平米的空坝上,早年庙堂的旧基显而易见。据当地老人介绍,“敬雨寺”建于清咸丰年间,原本有“大善堂”、“三圣庙”、“观音殿”三重大殿,分别供奉着东岳大帝(当地人称东府大帝)、孔圣人、关公、雨神、观音姥母、送子观音及散财童子、城隍爷等神像,是一座融儒、释、道三教于一寺的庙宇,充分反映出那时地域文化与马帮文化的结现出宗教、祭祀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据查,尊崇、祭祀雨神的庙宇在全国也不多见,尤显其文化的独特内涵。它既与当地村民一年四季辛勤劳作,指望每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愿望联系紧密;又与马帮成年累月奔走于山间、密林之中,期盼一路风和日丽、平安往返的心愿相关;两者祈愿的融合,促使建成此寺,方便村民、马帮和商客焚香祈福。(附图六:“神雨灵桥”和“敬雨寺”)
     在纸房沟里,虽说保持川藏茶马古道原貌的山道不算很长,但与马岩顶西麓下山的古道一起,近七公古道遗迹,应算是川西地区较长的遗存古道了,又辅之沿途众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迹的烘托,一幅靓丽的茶马古道历史画卷,已昭示出茶马古道文化的蕴涵极其深厚与丰满。
如今,随着时代文明地不断进步,昔日川藏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马帮已不见身影,清脆悠扬的马铃声也随时光远逝,只将价值不菲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馈赠给世人。作为川藏茶马古道之源——边茶产区的邛崃,应加倍珍惜辖区内屈指可数的茶马古道,早日拾回那份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湮没于崇山峻岭中的茶马古道重放异彩;让历代过往商客、背伕、马帮在邛崃山道的石板上、岩路上踩踏出来的历史印迹,帮助我们去解读那段艰辛、沧桑而又辉煌的历史。
                                          2015年1月25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得很详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