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90|评论: 1

[自娱自乐] 百姓忙 “非遗”唱响壮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里年前组织了几场演出,刚还没过多久,新戏台就又开唱了,现在乡里的戏真是越唱越热闹。”谈及村里兴起的壮剧热,广西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百达村的老戏迷兰伟利直言“过瘾”。

壮剧听戏园壮剧栏目为喜欢壮剧的戏迷朋友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壮剧的平台,听戏园集聚了其他种类的更多戏曲欣赏。

田林县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市的西北部,是壮乡传统剧种“北路壮剧”的发源地。据介绍,“北路壮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种有着独特唱腔和表演程式的戏剧形式,民族特色浓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作为广西重要的传统剧种之一,壮剧一直深受壮乡人民的喜爱。”利周乡文化站站长闭日智告诉记者,壮剧以反映本民族生活为主要内容,群众基础较好,并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这个古老的戏让村里焕发了新颜,村里不仅搭了自己的戏台,更有多个村民自发组成的壮剧团。”利周乡乡长罗正文说。

记者日前在利周乡百达村看到,夜幕之下,宽敞的仿古戏台上,农民演员身着民族服装,在马骨胡以及锣鼓的特色伴奏下,用心表演着,台下男女老少或坐或站,挤满了整个广场,精彩的表演引来群众掌声不断。

“有戏唱,有歌听,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红火气氛,而且有了戏之后,打牌赌博等现象也少了不少,村风比过去也好了。”观众黄大妈来自邻村,她说,听闻晚上有表演的消息,自己提前3个多小时就早早地过来了。

参与演出的同乐壮剧团团长闭警书说:“村民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剧团全是由村里的农民组成,人数达30余人,节目多是自己编、自己导,除了在本村表演外,还在县城以及别的乡镇进行巡演,每年演出场次突破30场。”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当地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转“送”为“种”,群众唱主角,不仅激发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更汇聚了农村新活力。

“通过‘送戏进城’等方式,群众的热情得到提高,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非遗’壮剧的发展也有了活水之源。”田林县文化馆馆长王福干说。据介绍,自2007年起,田林县每年都举办壮剧文化节,目前田林县业余壮剧团已从2006年的8个发展到现在的89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10-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95b33769-bf75-404a-b9ff-7073da2cd521 - 副本.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