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八月廿)
温馨提示:携家人外出旅游、访友时,请一定认真检查水、电、气、门窗是否已关闭好,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本期导读★
★每天锻炼可提高智力
★每个月给钥匙消次毒
★打鼾老人别睡硬枕头
★按摩耳朵,巧得健康
★老犯困可能是血脂高
★吃药万不可自己加量
★网络带来很多"心病"
★孕妇秋季如何防感冒
★咽喉异物感是咋回事
【健康新知】
每天锻炼可提高智力
----------
运动能让人更聪明,但到底多大的运动量能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效应呢?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解答。
研究者召集了101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相对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习惯。研究者将他们分为3组,并分别要求他们每周散步75分钟(每天约11分钟)、150分钟(每天约24分钟)和225分钟(每天约32分钟),持续26周。在研究开始前和结束后,这些受试者完成了5个领域(语言记忆、视觉空间处理、简单关注、推理、设置维护与移动)的16项认知功能测试。
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是每周散步75分钟也足以提高简单关注和视觉空间处理能力。不仅如此,锻炼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人的视觉空间处理能力,每周散步225分钟的人在此项测试中的得分最高。
研究人员认为:锻炼能促使参与者的最大携氧量增加,也同样有益于人体生理和认知功能。因此,每周坚持锻炼,提升携氧量,也是提高智力,让人保持聪明的好方法。
【非常提示】
打鼾老人别睡硬枕头
----------
老年人夜间睡眠经常打鼾,通常被认为睡得好、睡得香,其实很有可能是得了一种常见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鼾症”。由于打鼾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久而久之,氧气摄入减少,伤害神经、循环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睡觉时打鼾的老人,要高度警惕,应到医院睡眠门诊进行检查,以排除鼾症。有肥胖、颈短和下巴小等身体特征的老年男性,如果睡眠时打鼾,且晨起后自觉咽干、头痛、困倦和记忆力减退应考虑有患鼾症的可能,尤其是那些发生过夜间憋醒,突然坐起的人需格外注意。
得了鼾症,程度轻者应侧卧睡眠、减肥和戒烟少酒,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因镇静剂可降低上呼吸道周围肌肉的运动,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增加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
枕头与鼾症密切相关,有鼾症的老人要尤其注意枕头的选择。鼾症老人不宜用硬枕头,像玉石枕、凉枕,还有一些保健枕,因为质地较硬,弹性差,枕下去不易变形,枕头会让脖子像被卡住一样,使呼吸不畅,从而加重打鼾。
【养生保健】
按摩耳朵,巧得健康
----------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朵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朵相应部位出现疼痛敏感、皮肤电特性改变、变形、变色等反应。通过刺激耳朵的相应部位,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按摩耳穴,相当于做一套“全身操”的道理所在。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有一定的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作用,对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力度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可缓解头痛、头昏、耳鸣、神经衰弱等症。
提拉耳尖。向上提揪、揉捏耳尖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具有一定的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对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下面再介绍几个常见病的按摩耳穴治疗法。感冒:揉按耳甲腔的后上部和耳屏可刺激鼻喉区,缓解上呼吸道症状。胃炎:耳轮脚的末端对应胃区,用食指按压此处可消炎,配合按压耳轮脚对应的耳背区域和耳甲腔,效果更好。便秘:食指按揉耳甲艇下半部分,对应大肠与小肠区,揉捏耳屏上端的耳轮处,可以促进肠蠕动。痤疮:食指和拇指对揉耳垂中部,然后按揉耳背肺区,即耳背连接面颊处的中间部位,有助祛痘。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按摩耳穴不必苛求穴位的精确位置,重点是刺激耳部相应穴区。
【新闻快讯】
老犯困可能是血脂高
----------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些人认为,秋季犯困是季节因素,或是最近没休息好。其实,常犯困可能是血脂升高的信号。
犯困主要是大脑供血不足、相对缺氧所致,除了肥胖、肺功能不全、过度疲劳、服用镇静或抗过敏药、睡眠不佳等,还与血脂有关。高血脂的人,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高血脂会在体内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如果存在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皮肤黄色瘤,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或是中老年、绝经后女性,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血脂。没有其他明显异常的普通人,建议每2年查1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查1次;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需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
发现血脂升高,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低脂、清淡饮食;其次,可根据血脂升高类型选择药物;最后,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
【用药宝典】
吃药万不可自己加量
----------
临床上,很多人吃药后发现效果不好,习惯性给自己加量。特别是在重要工作、长假前出现感冒、头痛等“小病”,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出行计划,人们往往会自己加大药量或增加服药种类。其实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还可能增大药物副作用。
多吃一种同类药,副作用可能更大。目前市面上常见感冒药中,大多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它主要用来缓解发热和头痛,但大量使用会伤肝。吃多种含此成分的感冒、止痛药,并不一定加快症状的好转,但会增加扑热息痛的摄入,加重对肝脏的损伤。
自己加量,效果不一定更好。很多人认为多吃点药,就会好得更快。实际上,药物的剂量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有效剂量,药效并不会单纯随着药量增大而成倍增加。吃得过多,超过了肠道的吸收限度,疗效并不会增大,但会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治疗心衰的药物地高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擅自加量会造成心脏毒性,严重时危及生命。
需要提醒的是,吃药除了不能擅自加量以外,还有些细节需要注意。例如服用含扑热息痛的感冒药时不能饮酒,以免加重伤肝;服维C银翘片等含有扑尔敏的感冒药时,不要马上开车或进行高空工作。
【心灵鸡汤】
网络带来很多“心病”
----------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让人们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全天候地包围,导致人们产生了一系列“心病”。
错失恐惧。手机不关机、微信、QQ等社交软件24小时在线、消息列表中朋友的信息交相闪烁、不断更新着周围人的状态……社交软件俨然成为人们观察朋友生活一举一动的“根据地”。人们得到的信息越多,不想错过的事情就越多。
这种只要有空隙就看信息,看到手机信息没有更新就会焦虑、紧张的状况就是错失恐惧,他们被信息包围,却也害怕错失信息。建议有这个症状的人在吃饭和与朋友聚会时学会暂时远离手机,在放松的周末也不要太多使用手机,最后尽量少使用社交软件来打发闲暇时光。
振动幻觉。手机充电时不停地跑过去看看,走在路上总觉得自己的手机响了或者振动了一下,你有可能有振动幻觉。研究发现,68%的手机用户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幻觉问题,87%的患者每周有一次手机振动幻觉,13%的患者每天都会产生这种幻觉。
紧张和繁忙的工作是导致这种幻觉的主要原因,不能完全放松,始终处于紧绷状态让人变得敏感而神经质,一有动静就会反应较大。建议有这种情况的人平时放下手机多运动,多与人面对面交流以达到自我放松。
电子产品依赖。吃什么、去哪里玩统统“交给”手机,扔下手机却又坐到电脑前,出去旅游不忘拿手机东拍西拍……走到哪里,电子产品都不离手。现在,不少人将所有重要信息记录在手机中,一旦手机没电,就会焦虑不堪、手足无措,导致工作和学习无法正常进行。
如果你拥有这些表现,证明你可能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极大的依赖。电子产品各种功能确实让生活便捷不少,但它代替脑力的现象让我们的记忆力受到了严重影响。建议年轻人不要什么都依赖电子产品,常用的电话号码可记在脑中,偶尔写写字,能不用手机的时候别用手机,让自己逐渐从被电子产品“奴役”的状态中走出来。
短信梦游。不少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前一秒还在发着短信,后一秒就睡着了,但短信来了的提示音突然将自己吵醒,又继续发信息。一个晚上,自己就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梦游”着。美国纽约大学临床医学专家认为,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属于短信梦游,会导致人难以达到深度睡眠状态,可能引发真正的梦游、夜惊等睡眠障碍,并增加患肥胖、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就远离手机,不要将手机放在枕边,因为手机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
【祝你好孕】
孕妇秋季如何防感冒
----------
秋季温差大,很多孕妇会在这种时候感染感冒病毒,尤其是体质稍微弱点的,更难预防疾病的侵袭。孕妇感冒后,轻者建议多喝水多休息,人体会自动修复健康,但是感冒时如果护理不当的话,只会病上加病,胎儿危险增加。那么孕妇秋季如何防感冒呢?
1、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服用ONE-OK多元营养素片,均衡营养,补充孕妇及胎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增强抵抗力,且有效预防胎儿畸形。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孕妇秋季切忌贪凉,不宜久待空调房,早晚开窗通风,且注意增减衣物。
3、保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孕妇也不例外,孕妇不宜久卧在床,应适当运动,在家人的陪护下每日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
4、每日洗鼻。孕妇每日吸进呼出,鼻腔难免会出现异物和细菌,而鼻腔细菌滋生会引起鼻炎、鼻窦炎、咽喉炎、甚至感冒,为杜绝此类呼吸道系统疾病、预防感冒,孕妇需每日使用洗鼻器进行洗鼻(如:鼻可乐洗鼻器),以保持鼻腔清洁,杜绝细菌。鼻可乐专利配方洗剂纯天然成分,不含激素、抗生素类成分,清洗简单、舒适不呛水。准妈妈健康,宝宝才会更好的发育成长。
5、饭后漱口。孕妇饭后尽量养成漱口的习惯,以防口腔细菌滋生导致感冒或肠胃疾病,漱口水以盐水为主,可以是使用盐水也可到药房购买生理盐水。
6、多饮水。秋季干燥,孕妇应保持充足的饮水量,维持正常代谢,这里的饮水特指白开水,众所周知白开水是比较健康的饮用水,其有较好的调理生理机理作用。
7、勤洗手。俗话说“饭前便后应洗手”,这是正常的生活习惯,孕妇更不除外,人体手部细菌最多,孕妇更应勤洗手。
8、勤剪指甲。指甲长长之后指甲缝较难清洗,易贮藏细菌,孕妇应不留长甲,保持手部清洁。
【专家点津】
咽喉异物感是咋回事
----------
158****1466:这半年来吃东西后时常感觉喉咙里像卡了骨头一样,有时可咯出鲜血。一年前在当地医院做过喉部检查,未发现异常,也就没有采取治疗,但难受的感觉始终存在。请问这是什么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和治疗?
专家回复:咽喉异物感病因较多,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鼻窦炎、咽喉及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食道炎及吞咽功能障碍等都有可能引起咽喉部的异物感。如有咯鲜血,还要排除会厌或声门肿物、食道上段或气管肺部肿物等。患者可做血常规、凝血象、纤维喉镜检查、吞咽功能检测、胃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来确诊。
由于患者有咯鲜血的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诊。慢性咽喉炎表现为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在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情绪或天气变化时加重。不同类型的咽喉炎治疗方式不同,局部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淡盐水漱口,金嗓利咽丸、乐频清口服;肥厚性咽炎可以微创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习惯与慢性咽喉炎的防治有很大关系,患者应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过多讲话、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注意营养均衡。宜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一份手机报,N种特权专享:四川手机报(包括本手机报)隆重推出“读者VIP特权”服务,只要你是四川手机报用户,你将享受到N种特权服务!点链接看特权详情http://vip.scsjb.cn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