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集锦(十八)
【 公共基础知识网 整理发布 转载请保留出处】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微观经济学部分2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且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是两个概念。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也是两个概念。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决定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例如,气候、消费者的偏好、生产者的效率,甚至社会事件都是决定的因素。如非典时期,板蓝根的脱销等等。
经济学家在研究商品的市场价格时,通常在众多的因素中精简得只剩下商品的需求、供给和价格三个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水平所决定的这样一个经济模型。
想知道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请下载我们的电子书《 公共基础知识网公考百问百答》点击看: 公共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