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不断提高精准扶贫效果,龙马潭区长安镇坚持“三个精准”原则,在措施落实上下功夫,实现真扶贫、扶真贫。(10月10日 泸州新闻网)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干部任务重,责任大,要接好“地气”,带着感情进村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温暖民心,转变作风,真正做到在贫困村中“知群众事、解群众忧、想群众想、暖群众心”。要沉身子,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凡事能亲力亲为,做为群众服务的贴心人。 要多点“泥土味”。干部到村工作要摸清村情、想出好点子、办出实事好事。应当褪去“文件味”、多点“泥土味”,多穿“解放鞋”,常到田间走,多与农民聊播种,多和农民挥锄头,多与农民收稻谷。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入乡随俗,进村入户不摆官架子,把官话、套话变成土话、实话,多和群众坐板凳,听听群众心里话,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决策更有针对性。 要多吃“农家饭”。干部到村工作就要树立吃苦的态度,自备被子和饭碗,与群众同吃大锅饭,同睡木头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融入群众,走进群众心间,真正体会到群众的艰辛和坚持,才会被群众当成“贴心人”。要多到田间地头打农药查农收,多到困难群众家里走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感情。 要真心对群众。感情是基础,干部群众是一家,要带着深情亲近群众,理解群众,不把自己当领导。诚心对待群众,“掏心窝”与群众沟通,说真心话。主动找农村党员谈、找群众聊,听群众真实想法,听的进“刺话”,“零距离”融入到群众中去,争取群众支持,站稳脚跟。 要用心做工作。干部“身”入农村更要“心”入农村,真正走进去、沉下去,对工作要尽心竭力。从群众最需要、最急需解决的事情做起,真正做到筑好“连心桥”修好“致富路”,实施好农村电力改革,安上自来水管进农家,在群众当中树立起干真事、干实事的良好形象,真正起到精准扶贫的作用。(作者:huxiqing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