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62|评论: 0

[第一时间] 生育政策或短期内就会发生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9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三五’对中国来说非常关键,人口又是这个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按钮,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人口政策的重大转折必然要发生,而且是越早越好,我认为中央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上述知情人士说。
  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出现了严重扭曲,深度老龄化与严重少子化共存
  2014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7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1%。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
  与老龄化相对,少子化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查阅国家统计局历年的人口调查数据可以发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路走低,从1982年的33.6%下降到2010年的16.6%。
  根据人口统计学标准,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比15%~18%即为“严重少子化”。青少年人口减少将对未来的消费、劳动力供应、创新等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1.jpg  70年来第四次婴儿潮爽约,警报拉响
  从十年前开始,就陆续有关于中国要迎来新一轮婴儿潮的声音。所谓婴儿潮(Babyboom)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1945年以来中国的三次婴儿潮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第一次婴儿潮是1950年代。1945年之后,年出生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到1957年达到2138万的高点后开始明显下降。到1961年,达到1141万的低点。
  第二次婴儿潮从1962年开始,持续15年保持在2000多万的高位,直到1976年。
  第三次婴儿潮从1986年到1990年,这5年形成一个潮峰,其中1990年以2621万人达到中国年出生人口的最高点。从1992年开始,年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到2000年后略有增加,但始终在1600多万的水平徘徊。
  预想中国会在2010年左右会出现婴儿潮的人们更多的是基于回声婴儿潮的理论。理由很简单,1986年出生的2319万婴儿到2010年已经24岁,正处于生育旺盛期,新的婴儿潮出现顺理成章。
  然而,据统计数据,从1992年中国年出生人口降到1875万之后,就一直没有超过1800万,尤其是最近十几年,始终在1500多万到1600多万徘徊,根本没有出现婴儿潮。
  生育意愿过低甚至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寄望全面二孩政策
  中国人口上的危机除了政策方面的影响之外,过低的生育意愿也是主要的阻碍之一。2013年,我国启动了单独二孩政策,按照相关方面的预计,此后每年新增人口在200万左右,但是事实是,2014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止到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的研究指出,如果中国2016年起放开二胎,放开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这一脉冲逐步减弱。
  而婴儿潮爽约更加印证了人口学者的判断:目前中国整体的生育意愿已经非常低,总和生育率也已低至值得警醒的水平。据多位人口学者的研究,中国总和生育率目前在1.4左右,远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
  由于低生育率对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人们对低生育率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人口学者黄文政称,低生育的前几十年是享受人口红利,后面可能上百年要还债,拖累经济发展。
  中央党校经济学者周天勇也认为,人口因素是中国目前出现经济下行的首要原因。婴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通过消费群体和收入边际消费率的不同,影响国内的投资消费,进而使经济下行。

相关阅读:  TPP重构世界贸易版图 中国淡定应对

关注成都市投融资商会cifc_cc ——随时了解最新财经资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