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黑龙江省的一名54岁游客在香港逛珠宝店时“嫌贵不买”,与内地旅游团女负责人发生争执,随后被多名“不明人士”拖出店外围殴。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20日发布消息称,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此事。(2015年10月21日中新网)
本月初,香港旅游业曾传出遭遇“史上最冷清的黄金周”。虽然随后有特区政府入境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港的内地游客约为122万人次,同比仍上升了2.3%。但到港内地游客增长率的下降和购物率的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若“游别地送钱、游香港送命”的调侃成了现实,若不加以整改,香港旅游业还将遭受重创。
香港作为全世界购物天堂,当然也有监管漏洞的问题存在。但作为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商家将一部分利益让给为自己带来生意的旅游机构,与旅游机构将经营获利完全建立在吃回扣上,性质是完全两样的。前者是鼓励性;后者是强制性,刀刀见血。所以在许多内地旅游机构,这种通过低价组团诱人、高额回扣宰人的手段,被称之为“刀尖上削下来的利润”。个案的背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措施如何更切实、更有效,哪一方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多些、更大些,可能还需要从《旅游法》明文规定被沦为一纸空文的源头去认真梳理。
命丧香港的内地游客,是法治执行不到位、法治监管不着力的牺牲品。这个账,不能完全记在香港的购物环境和治安环境上。《旅游法》实施以来,内地吆喝的低价团虽有收敛,但这个坑人的陷阱却从未消失过。从今年5月云南女导游不满游客低消费而破口大骂、到国庆长假湖南张家界导游喊出“此山是我开”,到香港购物时“嫌贵不买”命之不存,国内旅游机构法归法、做归做的乱象,已经呈现出顽疾难治的不堪,相关部门如果不在治理旅游管理乱象上依法做到“刀刀见血”,旅游机构那些“削人利益”的“刀尖”就会伤害更多人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