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厦门是个慢生活之城的话,那么它独特的排档文化则算是一种慢食潮流。首先是找到这些排档所在地得花一些时间,因为大多都藏身巷尾,大有一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气势。吃排档,已俨然成为夜生活的主流,黄昏坐定,从玻璃冰柜下挑出三五菜品,在远看着大厨锅下火焰四溅飞腾,而到夜深必是家家扶得醉人归。而在吃的过程中,这也是有技术的,操之过急,反得不出其真味,比如头一次面对苦螺或是虾姑,可能会折腾半天也摸不出吃的门道。为什么铺面那么陈破,还人头攒动,且吃得那么香?两杯啤酒下肚,就是你告诉别人答案的时候了。但正是这种吃法,让我尝尽了苦头,吃惯了回锅肉和水煮肉片的肠胃,真的是接受不了海鲜,待我新鲜劲还未散去,肠胃却开始抵制桌上的满是芥末味的章鱼脚等似乎还在抽动的动物肢体·······
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在新疆我还能大快朵颐的海吃一番,在厦门的第二天,我就因为肠胃的排斥,开始拉肚子了,也许,我只能羡慕厦门人了,羡慕他们的生活,还要嫉妒他们的肠胃····
鼓浪屿是我们第二天的选择目的地,花上15元你就可以坐上渡轮,环岛游上一圈,远远瞭望厦门岛和若隐若现的金门岛,在三丘田码头上岸,开始慢悠悠品味鼓浪屿的风情,那怕是岛上笔直像电线杆般的椰树,也让我着迷。步行在岛上的小巷中,走走停停,我恍然来到了台湾的某个居民建筑群中。岛上的居民面对如织游人早已见惯不惊,使人觉得生活在鼓浪屿,还可以拥有一种容易得到的快乐,听听或远或近传来的悠扬钢琴声,那真是一种最放松的享受。还可以进到繁华逝去后的别墅洋楼里,怀想一下故人故事。也可以下海游泳,也可以只在海滩上静静坐着,又或是可以去教堂听听唱诗,也可以要上一个椰果(15元)。
陪伴我们游鼓浪屿的导游,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孩子,今年24岁,但已经被晒得黑黑的,她没有导游证,所以胸口上也没有别的正规导游挂的那种工作证,一直陪着我们,那怕我们在海滩默默坐着休息还是我们在沙滩上嬉闹,她都微笑着在一旁看着我们,而这一切不限时的服务,都只需要十元人民币,后来要离开鼓浪屿时,闲聊着听说,她嫁到厦门来才两年,刚刚生了小孩,才3个月,老公每天又要下海去打渔,我突然善心大发起来,给她拿了20元钱,她开始还不好意思,推辞着,还是接受了,不停地给我说“谢谢”。
也许很多朋友看过电影《疯狂的赛车》,其中有很多场景就是在厦门的街头拍摄的。我们去中山路诳街购物时,这里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老建筑,经济同样在发展,风格却延续着,没有像我们很多城市,旧城改造一刀切删除了我们很多记忆,但厦门让我们现在还能够有机会津津有味去感受厦门曾经历史岁月。
厦门的咖啡馆很多,还有咖啡一条街,这里的咖啡各具特色,价格也不菲,我们选择了一家,坐了下来,我却无心闲聊,开始留意起停留在湖边的各种轿车起来,开始看见宝马的MINI或者悍马H2,我还要频频按下快门,后来才发现,我是多余了,因为,这里就是各种颜色甲壳虫、保时捷的卡宴或者911都不断疾驶过我的身边,刺激着我那脆弱的神经,在我还没有崩溃的边缘时刻,更加夸张的是来了一辆宝马的Z4双人座敞篷跑车,直接就停在我们身边,下来的年轻人在我们邻座坐了下来,不知道他点的是什么菜,(因为这里的菜都很贵,我们都只点了一份匹萨和几杯巴西咖啡)服务生直接从厨房里请来了位厨师,在他身旁搭起了架子,如同拍电影般的开始大显身手炒起菜来。他如此的高调,让我反感起来,不再欣赏他停在旁边的宝马Z4,虽然我很想把它收留进我的内存卡中,咖啡的香味也瞬间荡然无存。
离开厦门的头天晚上,我们依然来到了海边,我漫步在海边沙滩上,无限惆怅,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旅途结束的还是厦门让我不舍离去的缘故,难道我开始产生“厦门情结”了?不时有热恋中的情侣们骑着双人自行车从我身边滑过,他们的缠绵没有感染到我却加剧了我的痛苦。
沙滩上,有人放起了孔明灯,很大那种而且是红色的,等我拿出相机,还没开机,这孔明灯却以极快的速度升向了已经夜色苍茫的天空,特别耀眼。也许,这孔明灯是他们放给对面金门岛上的人看的,我心里这样想着,因为,毕竟那里住着的都是我们中华的儿女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