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央行宣布了第三次双降。与CPI涨幅相抵,实际上的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资产价格或将引发新一轮上涨,房地产无疑是最重要的受益者之一。
双降后房地产行业最受益
难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进入10月份以来,以京沪为代表的土地市场异常火爆。继葛洲坝掷49.5亿元获得北京丰台地块,以7.5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刷新单价地王记录;中国金茂与碧桂园联合体又以140%溢价率、51.8亿元夺得两宗地。
“地王”频现的背后,与流动性充裕不无关系。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下半年起,房企密集发行公司债,截至截稿前,年内的实际发行量超过1700亿元,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35亿元。对于许多手握重金的大型房企而言,砸向土地市场似乎是最好的去向。
然而,在本轮流动性宽松的背后,多数城市的商品住宅库存压力依然高企。对于房企而言,高价抢地是否隐藏着风险?是否还有稳健的投资渠道?
“地王”重出江湖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0月20日到11月23日,北京共出让31宗土地,总起始价合计高达624.17亿元。如无意外,今年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
广州的土地市场升温迹象也明显,就在央行“双降”当天下午,路劲地产击败保利、碧桂园等强敌,以19.4亿元的总价加29700平方米的配建面积,夺得广州市花都区的新任单价“地王”。当天晚上,广州市房管局一口气推出位于琶洲、番禺区的6宗地块,起拍价达到46亿元。
对于房企来说,现在要做的首先是借钱,借得越多越好,因为负利率会让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其次是拿地,因为负利率让货币贬值更快,土地反而更加值钱。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截稿前,年内已经有超过60家上市房企已经或计划发行境内公司债,预期融资金额高达1700亿元,而在2014年全年房企发债融资金额只有235亿元。
虽然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长线看好,但如今地价已经被大幅抬高,一旦接下来市场发生波动,短期被套牢无可避免。龙头房企可以凭借均衡布局抵御局部风险,但对于规模有限的中小型房企而言,少数一线城市项目的套牢就可能引发生存风险。因此建议房企一定要在土地市场保持冷静。shqian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