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朱德、郭沫若先后在此留下痕迹。然而,纳溪教育却没有借此止步不前,反而另辟蹊径,提出“天人共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育合一”,取得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突破。 “天人共育”的概念源自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天人合一”,包含天育和人育。天育是指自然教育,即以农村学校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教育,培养人才。人育是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即以农村学校多样化的人类社会性资源来丰富教育,促进全体师生获得多方面、全方位、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布署下,“天人共育·四育合一”教育改革实践在合面镇取得成功。如今,合面镇各学校已逐步实现基地活动常态化、校外教育课程化、课程评价系统化。据统计,仅2014年全镇有100余班次,学生7000余人次,教师500余人次,家长200余人次参加校外基地实践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对教育成果进行量化,但从目前实践来看,“天人共育·四育合一”这一模式已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信在这一模式下,纳溪教育事业兴盛就在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