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孜州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上通报了全州扶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和在扶贫工作中不作为的部分基层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面对部分基层精准扶贫不给力不发力、政策认识不到位不入心、开展工作慵懒散拖、政策与执行两张皮等乱象,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数次发飙。
扶贫工作开展这么多年以来,现在已经到了最重要,最紧迫的关头,如果前期工作到位扎实,那此时或许可以稍显轻松,如果扶贫工作有欠账,那现在就到了还账的最佳时间。因此,此时依然不发力,完全是不作为表现,实该遭到舆论谴责。
“精准扶贫”的根基是“精确识别”。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比如,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发扬基层民主,透明程序,保证了贫困户认定的相对公平公开。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确帮扶”。在扶贫开发中,“大水漫灌”易导致“失准脱靶”,投了工、费了神,到头来效果平平,老百姓不买账。因此,在制定帮扶措施上,要力求把准脉、找对路,既不打造“盆景”、又不撒“胡椒面”,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做实“里子工程”。
“精准扶贫”的保障是“精确考核”。扭曲的政绩观更是“抓阄扶贫”、“虚假扶贫”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的考核、约束、退出三大机制,并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不力的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或岗位调整,这样才能引导其将主要精力放到扶贫开发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