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桥社区“跟我想象中太不一样了!太有趣了,都是用的方言,很多对白听起来就像夫妻间打趣逗骂会说的话,很亲切的感觉。”带着1岁大的儿子,全职妈妈梅女士听完第一出川剧《柜中缘》,已经被剧中生活化的语言、逗趣且接地气的对白逗笑了多次,立刻对川剧路人转粉。
本周四(10月29号)上午,重庆市川剧院带着三出传统剧目和精彩的变脸表演,来到北部新区汪家桥社区广场。
舞台上演员表演到位,台下笑声掌声不断。“川剧属于地方戏,使用的是川话进行表演,老百姓易听易懂,而且演出的内容往往都很贴近生活。”本次演员队长石承霜介绍了本次表演的《柜中缘》、《皮金滚灯》、《驼子回门》三出传统的剧目,“大家在看戏时会发现,剧中会出现一些现代语言的台词,这也是我们有时临时改动,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让大家对传统的川剧更有亲近感。”
压轴出场的演出,自然是川剧最精髓的项目——变脸。
两位脸戴面具的演员走上舞台,其中一位,一抬脚转身,红色的脸谱立刻就变成了蓝色。看观众掌声不断,另一位也不甘示弱,面对观众站立,双手捧起胸前的服装飘带,在脸上来回摩擦,大家还没发觉,演员脸谱又成功变化成了另一张。
71岁的杨大爷看得十分专注,他在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川剧就被深深吸引,“那个时候的戏台简单,就在四周围块布就开演。里面开演了,实在没法拿钱买票,靠布边蹲下就刨坑,直接把头伸进布里去看!”这些在年轻看来太传统的川剧表演,对在场老人们来说,却是年轻时最时尚的娱乐项目。
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杨大爷多年未看戏,也是退休后一年才有时间去看一两次川剧,“今天的几出戏以前就听过,现在都还喜欢!”
重庆晨报记者 程卓 通讯员 岳晓贤(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