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68|评论: 0

[成都民生热点手机报] 四川手机报-成都民生热点(10月30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封图.jpg
昨日,“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的消息引发本报读者强烈关注,近80万读者参与讨论。本报联合麻辣社区调查显示:只有40%读者表示会选择生二孩,32%读者明确表示不会生二孩,26%的读者则会视情况而定。据测算,养育二孩60余万起步,你愿不愿多生一个?快来说说http://m.scsjb.cn/te4t2

政策何时能在四川落地?多生一个养得起吗?幼儿园学位够不够?今天,小编捞些干货,给大家详解一下生二孩的那些事儿!

↓详细内容见“封面热读”

10月30日 星期五
农历九月十八
明19-12℃小雨转多云,未来两天多小雨。

P1★这厢有礼★

读报有好礼,这期继续!参与互动赢话费,在跟帖中回复您的观点、正确答案即可。如何参与,如何方便迅速的找到自己的回帖?点这里http://m.mala.cn/fipj0898

今天的互动话题:你还愿意生第二个孩子么?http://m.mala.cn/bnih9556
详情请见P7。PS:此活动只针对本报订阅用户。

【订阅方式】四川移动用户编辑ktcdms发送至10086订阅本报。

【中奖公布】上期参与有奖问答中奖号码:尾号为9498、0195的读者,恭喜这两位读者,下周一(11月2日)将为中奖用户充值。(亲爱的读者,为了保证充值成功,请确保没欠费哦,一定要有钱,小编才能给您充进去哦!)
=====================================
P2★封面热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发布: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http://m.scsjb.cn/q2kqk00

●政策解读

>>全面二孩政策何时在四川落地?

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要经历几个步骤:1、中共中央的决定;2、国务院制定实施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3、各地准备实施方案并报批;4、地方人大常委会批准修改计生条例。

此前,“单独二孩”政策在四川落地花了4个多月。←全面二孩政策在川落地基本上可参照这个时间表。

>>出生率会不会大幅增长?

多位专家认为,此次全面放开二孩,不会带来出生率猛增和人口数量剧烈反弹。

人口专家梁建章认为,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五六千万人。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测算,若尽快实施全面二孩,预计中国总人口在2029年-2030年达到14.5亿,这距离中国15亿人口战略相差不远。抵达峰值之后,人口总量会逐步下降,预计2050年将减至13亿。

◆2017年或现生育高峰

专家预计,生育高峰将出现在2017年,当年新增出生人口或超500万人,总出生人口将达2200万左右。←不过,这还不到1963至1990年的平均水平。

>>“抢生”或属违法

此前,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胎者的处理,各地并不相同。北上广、四川、重庆、湖南、贵州等17个省市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罚款。而安徽的政策相对灵活,若单独二孩在政策过渡期内,单独家庭只需补办《生育证》即可。
=====================================
41_201506090834268267.jpg
P3●焦点关注

>>社会抚养费会不会取消?

人口专家、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建议:目前人们生育意愿大大降低,今后要扶持鼓励二孩,立即废止社会抚养费征收。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则表示,目前仍不适宜取消社会抚养费,“计划生育还是基本国策,生育权仍受到限制”。

>>能否延缓老龄化的趋势?

南京大学教授陈友华认为,政策调整会使得更多家庭生育二孩,出生人数会增加。但只能延缓老龄化进程的速度,并不会改变这个趋势。

>>全面放开二孩谁最受益?

70后无疑受益最大,80后、90后生育二孩占比较大,而“50后”、“60后”赶不上末班车。

>>70后夫妻还能怀上吗?

研究显示,女性一过37岁,生育能力大幅下降。70后的夫妻,可能不少需要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来解决生育二孩的问题。当然还有更令70后神伤的数据:统计显示,超过40岁的女性,即便使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其成功率也仅10%。

>>已长效避孕的怎么办?

男性结扎的,疏通输精管后生育能力会下降;女性结扎后的输卵管疏通术,90%左右能恢复通畅,其中60%-70%的女性能自然怀孕。

>>还有生育间隔的要求吗?

在中国,仍然有一些省市实行生育间隔。北京生育第二个子女,要间隔4年或女方不低于28周岁。天津也要求生育二孩需间隔4年。目前,广东、四川、福建等多省份已取消生育间隔规定。

>>医院产房够吗?

有来自医疗界的专家认为,“单独二孩”的压力并不来自床位,而是医疗风险。放开二孩政策后,高龄、高危产妇比例会增加,产后并发症也多。
=====================================
P4●宏观影响

>>经济:放开二孩拉动1600亿红利

放开二孩不会影响短期内的经济增速,红利主要在远期。乐观估算,放开二孩后的前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几乎可忽略不计。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至2035年、2035至2045年、2045至2055年GDP潜在增速将最多分别提高0.44%、1.09%、1.54%。

>>房市:利好楼市,四房或成刚需品

1、全国各地学区房的地位将更加不可动摇,学区房及入读名额的争夺也将愈发激烈。

2、生二孩的家庭可能将考虑置换成大房,改善性需求增加明显,四房或成刚需品,五房或将变成改善型需求产品。

3、为子女提前置业的意愿也会增加需求。

>>股市:八类股票将受益

1、母婴医疗:戴维医疗、宝莱特等;

2、儿童用药:康芝药业、山大华特、济川药业、亚宝药业、葵花药业、健民集团等;

3、奶粉业:贝因美、西部牧业、伊利股份、三元股份等;

4、母婴生活用品:卫星石化、江南高纤、中顺洁柔等;

5、玩具行业:奥飞动漫、邦宝益智、高乐股份、群兴玩具、骅威股份、互动娱乐等;

6、婴幼儿教育:海伦钢琴、珠江钢琴、全通教育等;

7、儿童服饰:金发拉比、森马服饰等;

8、汽车行业:MPV占比较高的江淮汽车。
=====================================
B12F5A35DC0ED1D3721022B6911EBB14.jpg
P5●政策来了,生OR不生?

>>主生派:都是不差钱的主!

湖北咸宁36岁刘先生和他的爱人都是70后非独生子女,已有1个7岁孩子,两人年收入11万左右。目前孩子的支出1年约2万左右。“经济上能承受,再不生就来不及了”

今年29岁的甄女士和丈夫每月收入8万元左右,目前有一个11个月大的孩子,每月孩子支出约1.5万元,甄女士表示要二孩后计划回家当全职。←这收入养个篮球队也行啊!

>>摇摆派:不希望降低生活质量

28岁的杜老师和丈夫是双独,没有住房压力,但是只要一想到生完老二的种种问题,就有点儿纠结,担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希望二孩的到来降低家庭生活质量。

>>拒生派:怕生两个“建设银行”

37岁的金女士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不要二孩因为不是特别喜欢孩子,其次是时间、精力、金钱上很难再负担1个孩子。此外,传统观念也带给这位妈妈深深的忧虑:“一个男孩压力就够大了,如果再生是个男孩那就真要吐血了,‘建设银行’不如‘招商银行’啊!”←重女轻男的小编跟你握个爪!

如今,从“单独二孩”到放开“全面二孩”,为何好多人却不愿再生呢?

>>现实一:育儿成本高

二孩的最大困难是经济压力,养两个孩子成本太高,一个家庭难以承担。这个账小编会在后面给大家细算!
=====================================
P6现实二:精力有限

对女性而言,怀胎十月,生二孩意味着对家庭付出更多的时间。另外,谁来帮忙带孩子也是一个问题。在生育二孩的夫妻中,不少年龄偏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年龄也大!

现实三:教育问题

国内教育资源紧,从入幼儿园起便开始挤破头,幼升小,小升初,初中考高中,最后到高中考大学,每一次都是家长们实力的正面对决。如果是两个孩子,“大孩子”小升初挤破头之后,过两年“小孩子”还要再来重温一次,然后是两次初升高,两次考大学,然后是两个孩子找工作、结婚生子,这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看看政府的表态: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昨日表示,下一步要做好政策的衔接,加强妇幼健康、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放开“二孩”之外,还能期待什么?

1、减税费、加补贴。在高额育儿费用的重压下,不少父母对“全面二孩“政策望而却步。有网友就建议:国家对育儿家庭减免部分税费。

2、完善产假制度。如果要进一步刺激妈妈们生二孩的意愿,为妈妈们创造更好的生娃条件十分必要。

3、政府可考虑推行将公立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
=====================================
P7●算账

>>养个孩子,富养得花200多万,穷养也得68万!

以一个中产阶层家庭夫妇为例,在不考虑通胀及购买学位房的情况下,按照各年龄段,算算如果生二孩,从小到大各阶段要花多少钱。

◆出生之前:孕前检查,5000元;孕妇服装,4000元;营养健康品5000元;生产,6000元;如果请月嫂,1.5万。合计:2万-3.5万。

◆新生儿阶段:奶粉、营养素,5万;早教娱乐,2-5万;衣鞋尿不湿,2万;如果请保姆:15万。合计:9万-27万。

◆幼儿阶段:娱乐休闲,2万-3万;学费,3万-9万;兴趣班,3万;生活费,5万。合计:10万-20万。

◆小学阶段:公办小学6万,中等收费民办小学15万;辅导班、兴趣班3万-5万。合计:9万-20万。

◆中学阶段:初中总花费4万;高中总花费4万-20万;择校8万-25万。合计:8万-45万。

◆大学阶段:4年学杂费加生活费15万;如果有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还需20万。合计:15万-35万。

◆大学之后:本科之后若继续深造,供孩子在国内读研究生或留学。合计:15万-80万

总计:68万-230.5万元

↑以上费用还不包括给娃娃买房、置办婚礼等开销……算过账之后,你还愿意生第二个孩子么?http://m.mala.cn/bnih9556

PS:我们将在回复的读者中选择两位赠送5元话费。
=====================================
好.jpg
P8★段子控★

错过昨晚,别错过今早,全面二孩,段子手全面爆发:

◆动起来

>>国家卫计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两孩!两孩!两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生不起!生不起!生不起!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不刷微博了,现在开始锻炼身体,这就下楼去跑步,祝大家好孕、晚安……

>>杜蕾斯:人口越多,责任越大。(万众瞩目的段子微终于用一个小时憋出了8个字…)←目测今儿避孕套股要跌啊。

◆真相帝

>>我竟然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

>>全面放开二孩太好了!终于可以逼着婆婆再生一个了。

>>关于二胎看到的最经典的评论:421阵型变成422阵型,中场球员要累趴下了……八零后都是苦逼!

>>80后是好棒的一代,养四个父母加俩孩子。估计七人车有市场了吧!

>>上半年为国接盘,股亏。下半年为国生娃,肾亏。

>>房子卖不出去了,生的哪是孩子啊,是接盘侠。

◆微小说

唐僧师徒四人正在吃饭,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吓了大家一跳,唐僧抬眼望了望,指着山下修路炸碎的石头说:“悟空,你妈生二胎了。”

全面放开二胎以后……小明在学校犯错误了,老师让其把家长叫来,小明说家长不在家,舅舅可以么?老师说行。第二天,小明背上刚满周岁的小舅奔向学校……

◆二孩财经

今日都市报头版头条标题:昨晚解套!财经类媒体的头条标题建议:解套开始!

解套靠自己,莫信国家队。个人大胆预测:受二胎政策利好刺激,一轮超级大牛市从今起步!目标10000点以上!各股民注意,每月工资定投,养娃的钱股市找!

◆据说十年后的计生标语:

1、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2、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3、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4、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5、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能种树。

【搞笑视频】嗯,连村长都出来了,听两代村长全程大喇叭爆笑播报计划生育政策!赶紧生吧!乡亲们!新规定下来了:一人不生,全村受精http://m.scsjb.cn/te4t3
=====================================
001e4f9ddfde13b9fde262.jpg
P9★技术贴★

正确备孕的姿势
----------
您是不是生二胎的高危人群?年龄超过35岁了该怎么备孕?头胎是剖宫产,怀二胎及分娩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来,听专业提示:

>>这些属高危人群

前次妊娠合并心脏病、贫血、肾病、肝炎、甲亢、阑尾炎、胰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过期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前次妊娠为剖宫产、发生巨大儿、软产道裂伤、产后抑郁、产后切口愈合不良等。

>>超35岁女性这样备孕

年龄超过35岁的夫妇在尝试半年没有怀孕即有必要检查不孕原因。需夫妻双方检查。男方精液检查可以基本了解男性的生育状况,排除男方因素后应对女方进行检查,一般在月经来潮的第2-5天通过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和B超卵巢窦卵泡数了解卵巢储备功能,月经周期中通过动态B超检查可以监测卵泡生长及排卵情况,月经干净后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了解输卵管和子宫的大致情况。

通过上述系统检查,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对大多数不孕症明确原因。如果上述检查仍未发现不育症病因,则需通过腹腔镜、宫腔镜进一步检查,或借助人工授精/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头胎剖宫产,怀二胎注意事项

1、头胎剖宫产再次妊娠临床上称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再次妊娠风险明显高于一般阴道分娩普通女性。再次妊娠至少需间隔2年,妊娠前夫妻双方应进行严格孕前检查,可以在户口所在地先进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能再次妊娠。

2、再次妊娠后因子宫上存在瘢痕,妊娠6-8周需在膀胱充盈下行B超检查,排除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若为瘢痕妊娠,则需终止妊娠。

3、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需严格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临近足月(一般妊娠39周后)根据孕妇一般情况部分孕妇选择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更多详情http://m.scsjb.cn/te4t4
=====================================
P10★有奖跟帖★

上期【有奖跟帖】发起的“一语不合,一男子就被7名男女施暴2分钟,拳打脚踢,高跟鞋敲头”话题引起读者热议,大多数读者认为,对这些施暴者应严惩,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手机尾号为9498的读者: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垃圾人,他们大多带有仇恨,埋怨,不满等等消极心理,如果哪天出门遇上了时候,他们就会把垃圾全部统统倒给你,那时我们要做的只需微微一笑,不必和他计较。这样我们才不会被他们的垃圾心理所影响。也不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手机尾号为0195的读者:这些人就是仗着人多,就无法无天。我觉得国家法律应该关他个几年才出来,这样的人就会少很多。

以上两位读者的回复获得网友支持最高,恭喜中奖。
=====================================
P11★关于我们★

【发送频率】彩信版每周一、三、五发送一版;短信版周一至周五每日发送两版,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发送一版。

本报隆重推出“读者VIP特权”服务,只要你是本报用户,你将享受到N种特权 服务!点链接看特权详情http://vip.scsjb.cn

一份手机报,N种特权专享!

手机微媒体 传播更精准
《成都民生热点》合作热线028-85028591

责编:严一飞 编辑:明黎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5175827。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