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葵先生力作《大汉文君》已经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突破千年文艺作品围绕 “新寡、听琴、夜奔、当垆、荣归”为内容的模式,以文献史料为依据,回到西汉社会,真正地认识中国古代著名才女、叛逆女性卓文君,真实地了文君与相如曲折离奇动人的爱情故事,知道亡国迁虏、羞杀王孙、卓氏兴衰、开疆拓土、千古绝唱、长门宫怨、武帝封禅的史实,还有西汉三个皇帝与临邛卓氏的恩怨瓜葛,再现大汉风云。时间跨越百年。
该书既有文献史料佐证的真实性,又有曲折离奇动人故事情节的可读性,还有鲜为人知史料的收藏价值,为古今以史料为依据描写卓文君历史小说之第一本。
现在奉献部分章节共享。
《大汉文君》
第一章 亡国迁虏
公元前229年。
国亡家破成迁虏,万里风尘徙临邛。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远处小河在哗哗哭泣,路边小虫儿在凄厉呻吟,枯枝茂叶在呼啸的寒风中摇曳颤抖,把黑夜显得更加凄凉、冷落和阴森。
国亡家破。
从赵国千里之外被强行押解的迁虏,成天的跋涉,饥不择食,走得饥肠辘辘,口干舌燥,腰酸腿疼。一个个衣不遮体,蓬头垢面,疲惫不堪,和衣横七竖八地倒在荒郊野林的路边沟旁,就睡着了。
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和反抗,差押白天用绳子把他们的手腕拴着,相互串起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把他们的脚互相套起拴着。如果其中有一个人稍有响动,就会引起一连串的响声,招来那些拿着刀棍的官吏押差,不由分说地乱砍抽打。
“跑了!”
“抓住他!”
随着一阵阵急促奔疾的脚步声、吆喝咆哮声、凄厉尖叫声,还有远处人影的晃动和灯光火把的闪动,忽明忽暗,使阴沉沉的黑夜显得更加阴森恐怖。
途中又有迁虏逃跑了!
隔了好一会。突然又传来了鬼哭神嚎般的绞心惨叫,尖叫揪心,哭声惊天,同时还间杂着 “打死他!打死他!”的一阵阵吼叫乱骂。
又有迁虏被杀了!
从睡梦中突然惊醒了的迁虏,一个个被吓来惊慌失措,魂不附体,像筛糠似的颤抖,相互倦缩在一起,惊恐可怕的厄运惨剧就降落到自已的头上。
天刚开始慢慢发亮,疲惫不堪的迁虏,在官吏押差的强行押解下又开始上路,一步一步向着边远的蜀地艰难地走去。
突然,天空陡然乌云密布,冷风惨惨,雷鸣电闪,暴雨倾盆。嘉陵江上,波涛汹涌,浊浪滔天。席卷而来的滾滾洪水冲倒了树木,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田地,吞没了村庄。
“救命啊!”从急流洪波传来撕裂人心的呼救声,回荡在阴森森的群山峡谷。路途中,又有一个迁虏跌倒了,栽进了滚滚的波涛,被汹涌的洪水吞没了。
忽然,迁虏里传出哭爹喊妈,呼儿叫女的凄怆哭叫声,又有人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哭声悲泣,令人心胆俱裂。
暴风雨过后,惊魂落魄的迁虏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迎着刺骨的寒风,在泥泞里跌跌踵踵地的迁虏,拖着高一脚低一脚沉重的艰难脚步地走着,惊恐一失脚就跌下了万丈的悬崖深渊。
茫茫崎岖道,
是谁洒下血泪?
漫谩险恶路,
是谁留下传奇?
为了活命,
离乡背井。
过边关,
翻野岭。
一步一滴辛酸泪,
一步一个血印痕,
何日才能熬到头?
哪里才是生存地?
催人泪下的悲壮、高吭、浑厚激越的山歌,饱含岁月的沧桑,那是血的控诉,痛苦的呻吟,生的乞求!回响在苍茫的群山峡谷。
不知度过多少阴晴雨雪,也不知送走多少日月星辰。
经过了几千里路程的长途跋涉,死的死,亡的亡,逃的逃,迁虏剩下来的己经不到一大半。好不容易才从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了古称利州的“川北第一重镇”四川省广元市,在东南外五十华里的古地名叫葭荫的地方 (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县境内) 。
这些从广元北面方向,被官吏押差强行押解迁徙而来的贵族富豪、公子王孙,哭声如潮, 泪雨涌落。凶神恶煞的差役声色俱厉地吆喝怒骂着,官吏押役还用皮鞭、棍棒狠狠地抽打着这些手无寸铁的迁虏, 试图用武力来镇压下去, 平息凄惨的哭声和如潮的骚动。
透骨的寒风呜呜呼啸,突然间,使得这个茫茫沉闷的穷山恶水荒原喧嚣不绝,哭声不断。
昔日, 这些曾经高人一等,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饥寒交迫的滋味。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贵族富豪,过去一直是被家奴前呼后拥,成天沉迷在莺歌燕舞,花天酒地的奢华生活之中。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服侍的无忧无虑生活。
国家被秦国灭掉了,突然间,他们好像是从云里跌下来,身份一落千丈。现在成了秦国的俘虏,任人宰割,强行被扫地出门,背井离乡被押解迁徙流落他乡,今后还要被官吏强行监督劳动。迁徙的路途遥遥,为了生存,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露宿风餐,惨遭受饥挨饿的折磨,生死难卜。在旅途,稍不顺眼,还经常被押解的差役用棍棒皮鞭惩罰侍候。
翻越万丈陡壁,纵深峡谷的秦岭天险,渡过巴山天梯石桟,水深流急。上绝青天,面向绝壁, 下临深渊,在心惊胆寒的悬崖石缝中穿行。是一路风尘, 一路坡坎,一路泪水,一路血印。
面黄肌瘦的迁虏,一个个衣衫褴褛,袒臂露肩。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憔悴悲哀,垂头丧气。睁开忧伤呆滯的眼睛,看见这满目荒丘,地广人稀,野兽出没,穷山恶水的荒凉不毛之地, 一个个不寒而栗,失魂落魄,陷入了绝望的深渊,瞪着傻眼,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吁短叹:“唉,这就是今后安息居住的地方哬!”
在众迁虏中,一个蓬头垢面憔悴的壮年男子坐在路边的小车上,双手紧紧地撑着瘦削的双腮,陷入了深沉的思索和痛苦。身边紧紧地依偎着愁眉苦脸,失魂落魄惘然若失的妻子和惊骇年幼孩子。他姓卓, 人称卓氏,来自河北赵国首都邯郸。这就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临邛才女卓文君的祖辈。
春秋战囯后期,当时全国出现了以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为主要的相互为夺地的争覇混乱局面。
赵国属于华夏族的一支,其地域范围在今之河北省西、南部与山西的北、中部,首都邯郸。在七囯中赵国国势较弱,又被强国包围着,常常不得不向邻国秦、魏割地求和。
当时在全国冶铁生产有名的地方有两处。-处是韩国的棠溪,即今河南遂平县以西的地方。所谓“强弓硬弩,皆出于韩”,就是说的是韩国的棠溪。另一处是赵国的邯郸,为全国主要炼铁生产基地。历史上发生有名的“荊轲刺秦王”,侠士荊轲用的短剑就是赵国铸铁能人徐夫人铸造的。
古代时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战争全靠人多势众,大量刀、矛、箭兵器的耗费,这些都离不开冶炼铸铁。卓氏仅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铸铁工艺技术,在赵国邯郸开铁矿冶炼为业,成为名扬天下的赵国巨富。当时冶炼铸铁中涉及硬度质量的 “淬火”和“ 望气”关键技术,也不是人人都能掌握操作运用的。因此,卓氏在连年的争夺战争中成了最大的军火商,靠战争发了大财。
公元前262年,有“虎狼之国”之称的秦国秦昭王发兵派左庶长王龁攻打韩国,夺取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屯兵,准备接应上党的百姓。秦军借机进攻赵国,为了占领韩国的上党郡与赵国发生了争夺之战。
从公元前262年至260年之间,双方共投入动员了上百万兵力,在长平对峙了三年,不分胜负。赵国由著名的智勇双全老将廉颇率领45万赵国精兵驻守长平,秦国则派出有实战经验的大将白起率兵50多万人攻打。
长平在今山西省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
久攻不下,秦国丞相应侯便派人潜入赵国施用反间计,大肆宣扬说:“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廉颇老了!”昏庸的趙国国君趙孝文王听信了谗言, 一意孤行,临阵换将,用年轻骄狂死读兵书的趙括取代了智勇双全的名将廉颇。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骄狂地一反廉颇易守为攻的策略,全线出击向秦军发动了猛烈进攻。秦将白起见赵括中计,便乘机兵分两路,一路诱敌深入,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对赵军实施反包围。赵军被秦军死死地围困于长平,并被断绝口粮四十六天。赵军军营里已发生了士兵们暗中互相残杀,以人肉充饥。军心大乱,人心惶惶。赵括见了惊恐万状,知道中计上当。
惊惶失措的赵括,急忙率军企图突围。结果赵军主帅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四十五万将士无法突围,全军被廹解甲投降。后来,四十五万赵国将士被秦军诱杀活埋于长平。
在长平几十里的山谷,骤时血流成河,头颅成山。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鬼哭神嚎,声嘶惨叫。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惨烈,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赵军主力丧失殆尽,从此再没有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赵军四十五万降卒全部被秦军擒杀于长平的消息传回赵国,举国上下震惊。
长平之战,赵国首都邯郸城里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幼儿童。
天阴云暗,邯郸城象开了锅似的,哭声震天。
城里,人头攒动,街巷堵塞。呼天号地,哭爹喊妈。声嘶力竭的白发老人,捶胸顿脚在大街上呼儿叫子。披头散发的女人,伏在地上泣不成声地喊叫着亡夫的名字。还有遍街嚎啕大哭的孩童在叫爹爹,悲切的哥哥在呼唤弟弟,失声痛哭的妹妹在高喊哥哥。“沿街满市,号痛声不绝”,哭声揪心。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门前招冤魂。
晚上,漆黑的夜里,大街小巷,处处都在为亡人点香烛化纸钱。黑夜里,火星飞溅,人影闪动,忽明忽暗。寒风呼啸,悲咽凄凉。鬼哭神嚎,阴风惨惨。
家家户户的青壮男丁都被征去长平,卓家新婚的公子也难逃兵役厄运。长平之战,四十五万赵军被秦军杀戮于长平,卓家上下哭声一片。唯一的独子死了,卓家断了香火。万箭穿心,悲痛己绝的卓老爷和卓夫人,一气病倒在床。最可怜的还是新婚卓家少夫人,丧夫成新寡,哭得死去活来,成了泪人。
卓府豪宅内外,悬挂着白布经幡、魂帛、挽幛,在寒风中飒飒飘荡。凄凄惨惨的灵堂上,卓公子的灵牌下面,纸钱香烛,青烟缭绕,悲咽饮泣,昏天黑地,哭声不绝。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悲伤已绝的人们,泪流干了,声嘶哑了,早已泣不成声,已被折磨来疲惫不堪,成天昏昏沉沉。夜里,大街小巷,处处稀稀疏疏的香烛纸钱星火闪闪,还有阵阵悲咽哭泣,使黑夜显得更加恐怖阴森。
突然,从卓府大门外传来清脆的“砰!砰!”急促敲门声。
“谁?”守门的家奴被惊醒了, 急忙问道。
“是我!”
“你是谁?”家奴惊诧地问道。
“是我!”
“什么?”家奴骤时毛骨竦然,目瞪口呆。
“是我!”
“懊!”惊惶失措的家奴, 吓来浑身直冒冷汗,战战兢兢地问道: “你到底是谁?”
“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啊!好熟悉的声音。是卓家公子!不可能, 卓公子不是在长平战死了吗?怎么会是他?难道是鬼?“你到底是谁?”
“是我!”
是卓公子!他没有死?不可能!不可能!难道是卓公子的鬼魂?家奴吓来面如土色,浑身发抖,转身就一趟急忙往里直跑。边跑边喊:“有鬼!有鬼!卓公子回来了!”
尖叫的喊声惊动了卓府上下,人们都慌忙起了床,战战兢兢地到了大门口。啊!的确是卓公子回来了!一个个被吓得来惊恐万状,魂不附体,直喊:“有鬼!有鬼!”
一个胆大的家奴转身,急忙跑去稟告诉卓家老爷。他一进门就上气不接下气,惊惊慌慌地喊道:“老爷……老爷!”
听见外面人们的嘈杂喧闹声,觉得惊诧的卓老爷在家奴搀扶下己穿衣下床,见了发怒:“有什么事?何必慌里慌张!”
“老爷,卓……卓公子回来了!”
“你说什么?”
“卓公子回来了!”
“简直在胡闹!荒唐!”卓老爷发怒了,高声吼道。
“真的,是卓公子回来了!”
“懊!怎么可能?”卓老爷惊呆了,嘘出了声,“在哪里?”
“在大门外。”
“真的?”
“回老爷,是真的,下人岂敢欺骗老爷!”
“快,快,快扶我去!”
在家奴的搀扶下,卓老爷急急忙忙来到了大门的前面。大门紧关着,在前边已经围了不少吱吱喳喳的人。不少的人心惊胆颤,还有的腿开始发抖。惊懊的卓老爷走上前,问道:“你是谁?”
“爹爹,是我!”
啊,是儿子的声音。儿子不是在长平死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在做梦?
“爹爹,快开门!”
“你,你,你不是死了吗?回来干什么?”
“我真的沒有死!”
“什么?没有死?”
“我真的沒有死!”
卓老爷慌忙吩咐:“快,快,快开门!”
一个家奴仗着胆子,战战兢兢地上前“吱呀”一声开了门。
大家屏着气,瞪着大眼,惊呆了,真的是卓公子!是鬼还是人?心里都“砰,砰”地狂跳。
“爹爹,受儿一拜,恕儿不孝!”卓公子一进门上前就给父亲拱手跪拜。
啊!卓公子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厡来赵国军队被秦军死死地围困在长平,为了突围,挑选了一百名慓悍勇猛的官兵组成亡命敢死队,身着秦军服装,试图想趁突围混战,从秦军后面进行突袭。
卓公子被选入其中。深夜在突围混战中,赵军其他的人全被秦军刀砍剑杀战死。因他身穿秦军服装,混战中没有被秦兵认出,从死人堆里逃生。白天躲藏在树丛密林里,晚上才敢上路逃命。风餐露宿,饥不择食,好不容易才从死里逃生回家。
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29年),秦军乘机灭赵国。
公元前221年,秦军又乘胜消灭齐国,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五百余年的诸候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朝。
秦朝,秦始皇嬴政一上台,惧怕六国的王室贵族富豪残余势力如不及时摧垮,将来会成为新的诸候武装割踞,危及中央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除了采取收缴民间兵器和刀具,严禁民间习武等强制措施外,防止六国贵族的反抗和复辟,还继续采取了将被消灭的六国贵族富豪王孙强行分散迁徙并监管的办法。
迁徙六国贵族,富豪十二万户到咸阳,并迁徙一部分豪商巨贾到巴蜀一带,彻底摧毁他们原有的社会基础,将其置于中央政权直接的控制之下。
早在战国末期的秦惠文王时期,曾发文下令,将六国王公贵族、地主富贾,与秦人为敌、不守法纪者,举家迁徙至蜀;秦国国内作奸犯科者,流放至蜀。秦惠文王死后,他的法令被子孙延续下来。《汉书》记载:“秦法:有罪,迁徙之于蜀汉。”
正如晋《华阳国志》蜀志上所载的,“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移秦民万家实之”,“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
赵国灭亡,邯郸被占。国亡家破,卓氏为赵国首富,当然是在劫难逃,而且是被迁徙的重点防范要犯。
卓家老爷虽然不到二十来岁时就娶亲成家,夫妻朝夕相处,恩恩爱爱,但夫人的肚子却不争气,一直不见动静。急坏了卓家的人,四处求医问卜,到处烧香拜佛。在菩萨面前许过很多愿,但不奏效。心慈仁善的卓家,虽然做了不少的好事,人称卓善人,但老天没长眼。
直到老爷将近四十来岁,夫人的肚子才大了起来,终于生了个胖小子。这可把卓府上上下下的人乐坏了,视为宝贝。
卓家有了香火,庞大的冶炼铸铁家业终于有了继承人。又过了十几年,卓氏长大成人,娶了个贤惠聪明的妻子。全家日子过得美美满满,家业越做越大,更加红红火火。婚后被征去长平,万幸之中死里逃生。
国家灭亡,赵王被俘,秦军占领了邯郸。卓府的人心惊肉跳,成天提心吊胆,惊恐哪一天官兵冲进来,卓府被查抄、烧杀。
公元前229年的有一天。
卓府终于突然被手执兵器的两百秦军官兵包围了。凶神恶煞的官兵冲进了卓府,不由分说地把卓府上上下下的人从房里屋内抓到了地坝里,被手拿刀剑的士兵押解着。
喊爹叫妈,哭声震天。一个个衣衫不整,披头散发,忧心忡忡,目瞪口呆。官府不仅对卓氏冶炼铸铁矿山没收,还查抄了卓府。遣散了所有家丁家奴和几百仆人,卓氏全家被扫地出门,强行要迁徙。
卓氏父母己经是六、七十岁多病风烛残年的老人,本应要一起被押解去蜀地。几千里路程的风风雨雨,不仅是脱一层皮的问题,拖都要被活活拖死,在迁徙路途中还会反而成为多余的负担包袱。因此,这些病残老人对朝廷又构不成威胁,干脆被扔在邯郸。卓氏夫妇,要被强行押解到千里之外的巴蜀边陲之地。
为了保命,根本不敢有半句怨言,更不敢流露出丝毫的不满情绪,否则被人举报将招来杀身之祸。
赵囯经过长期战争,特别是经“长平之战”后,国内人口比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女多男少, 壮男奇缺。赵囯男子历来以慓悍勇猛而好战著称,所以秦始皇对赵国格外小心, 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更为严厉。特别是像卓氏这样的壮年男子,更不敢放松警惕,必须远迁。
人生不幸的悲痛,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卓家虽然说老来沒有丧子,独生儿子却被强行押解迁徙到千里之外的边远蜀地,还不知生死如何,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丢下了孤苦零丁年老多病的老父老母,这与“老年丧子”有什么两样?想起这些,老泪横飞,泣不成声。
父子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儿子何时才能回家尽孝,为父母送终?卓家老少悲痛欲绝,泪如泉涌。
守在一旁的押解官吏差押见了,又吼又叫,一再摧促赶紧上路。
卓氏夫妇见押解的官吏押差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慌忙“扑通”一声双腿跪在老父老母的面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恕儿不孝!今生今世不能尽孝,不能送终。如有来世,变牛做马也要报答老父老母的哺育之恩!”
“我已是垂暮之人,病魔缠身,是哪一天死也不知道。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对死已无所谓了。心里放不下的还是你们。远徙异乡,千里迢迢,路途遥遥,还不知是生是死啊!望儿多保重。只要你们平安了,我才放得下心。就是死了,也才能暝目啊!”
“爹爹,娘,儿不在身边,望多多保重身体。放心,到时一定想办法回家看你们,给你们尽孝奉养送终!”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善意的谎言。只要能保住自已的一条命就不错了,还想回家,这真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心如刀割,苦难的日子何时才到头啊!哪一天才能回家看爹娘!
卓氏为了生存而逃命,不得已要丢下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离开了祖祖辈辈曾经生活居住的地方,悲痛欲绝。离家远徙,路途茫茫,生死难测。即使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四川边陲之地,还不知是生是死,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团聚,再能见父母一面啊?现在为了保住一条命,那就是万幸之中的幸运。万分悲痛,声泪俱下。
卓氏夫妻依依不舍地吿别父母,只好推着小车带着几岁的孩子,跨着沉重的步子,被押解上路。
刚走不到几十步远,突然从身后传来“老爷死了!”凄厉的惨叫声。
卓氏夫妇顾不及押差的棍棒皮鞭,“爹爹!”嚎啕哭叫,跌跌踵踵地转身往回奔。
原来是卓老爷夫妇为了不让儿子担心牵挂拖累,上吊自尽了。
“爹爹!”卓氏夫妇伏在老父老母的尸体上,嚎啕大哭,叫爹喊娘,捶胸顿足,悲痛已绝,哭声震天。
苍天有情化作泪,大地含悲泣无声。
寒风的“呜呜”呼啸,那是苍天的悲鸣。河水“哗哗”的流淌,那是大地的泪水在哭泣。
押差用棍棒皮鞭狠狠地抽打着哭来死去活来的卓氏夫妇,又吼又骂,摧他们赶快上路。打得他们皮开肉裂,鲜血长流。
后来,卓老爷夫妇是由卓府被遣散的家奴们安葬了,卓氏又被押差强行押上了迁徙路。
父母死了,家破人亡的卓氏夫妇,泪流满面。有刻骨铭心长平死里逃生的痛楚经历,没有了牵挂,只有国仇家恨,为了生存逃命,手推着小车,一步三回头,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一步一滴辛酸泪,艰难地走在茫茫的迁徙路上。
从邯郸出西门越过河东,进入平畴沃野,阡陌纵横的八百里秦川潼关、来咸阳。出宝鸡,过凤州,下略阳。沿斜水南上,越秦岭主梁,顺着褒水峡谷,穿石门,经褒城到汉中。面对绝壁,下临深渊,重山叠嶂,七曲八绕,攀越天梯,然后再翻越绵延千里的秦岭进入蜀地。
跋徙路途艰辛,已使卓氏夫妇疲惫不堪。再加上心情沉重, 因此神思茫茫。一见这遍山荒野,野兽出沒,杳无人烟的穷乡僻壤。这么小的地方,何以安顿?何以谋生?他忍不住酸泪如涌, 仰天长叹:“这就是我的归宿之地么?壮志未酬,难道就这样在这荒山野岭中了结残生?”
这时, 他忽然想起了在离开家前,老父亲噙着眼泪,曾悄悄地反复再三告诉他到蜀地后,一定要想尽办法,到离蜀郡一百多里的临邛县那个地方去安家落业。
父亲再三叮咛嘱咐说,千万不要认为临邛县那个地方偏僻,而且与被称为西南夷的少数民族相邻混居的獠邦蛮夷之地,但是那里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那里还有铁矿山。就是遇大旱灾荒年头,地里庄稼颗粒无收,那山上野生的“蹲鸱”(山药), 采挖来都可以当食粮充饥而不挨饿。那里还离朝廷京城有千里之外,地处边远, 朝廷是鞭长莫及, 管理相对也要松些。何况是我们这种有亡国迁虏身份的人,因此处处一定要小心谨慎。听说在距临邛县城西外七、八十里的地方,还有“地火”(天然气) ,当地人用来熬盐,又可以用来照明,所以当时被人们称为“火井”。正适合有冶炼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因此今后还有机会重操旧业。
众迁虏的心里都非常淸楚,是迁虏,生死难定,唯-的是想办法保住性命,求近安居。在途中都争着送给主事的官吏钱财,再三央求迁徙到刚进蜀地就近的地方。
在翻越秦岭的时候,卓氏从押差那里打听到,再走不到一百里的地方,就进入蜀地叫葭荫的地方。他们可能就安置落脚在那里。押差们也被弄来一个个精疲力竭,都根本不想再往前走了。卓氏问妻子:“再走几十里,就到蜀地葭荫了,我们是在那里落脚定居还是继续朝前走呢?”
“我是个妇道人家,见识短,怎么知道在哪里好呢?”贤惠的妻子听出丈夫的话中有话,反问道:“莫非夫君心里有什么打算?”
“葭荫这地方虽然不走了,不再受迁徙之苦,但这里地广人稀,发展前途不大。”
“夫君有何想法?”
“想法打算是有,但怕你吃不消,走不动啊!”
“你怎么打算呢?”
“我想继续往前走,准备到地名叫临邛的那个地方去。”
“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呢?”
卓氏就把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咛嘱咐的事详细地给妻子讲了,“那里不仅是在大旱天灾的年头饿不死人,关键是那里有铁矿,还有地火(天然气)。这对我们这些有冶炼技术本事的人来说,就有机会前途啊!”
“既然你有了主意,就照你想的办。”
“唉!”卓氏摇头唉声叹息。
“难道夫君有什么难处?”妻子见丈夫长吁短叹,便问道。
“唉,我真的是怕你身体吃不消,走不动啊!”卓氏见妻子已经疲惫不堪,实在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