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近日,据《钱江晚报》报道,21岁的广西女孩小丽为了美丽,平时常吃一些具有美颜、瘦身等功效的产品,还经常多个保健产品一起吃,2年多从未间断。但最近胃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做胃镜时,显示屏上的胃部景象吓坏了在场所有医护人员。
http://p9.qhimg.com/t0135e025a23f04aea5.jpg?size=455x310
小白点就是胃溃疡
这些食品其实都是保健品
红牛、乐虎饮料——常喝易上瘾
“红牛,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喝乐虎,提神抗疲劳”,这些广告你一定都耳熟能详。但其实他们并不是所谓的“运动功能饮料”,而是“保健功能饮料”,它们批号大多为“健字号”,属于保健品的范畴。
这些“保健功能饮料”成分几乎都一样。拿红牛举例,一罐250毫升的红牛饮料里除了含有葡萄糖、果糖和维生素B族外还含有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肌醇等成分。
http://p8.qhimg.com/t01c7172cfe4dea84cf.jpg?size=397x260
专家提醒,既然是保健品,少年儿童和孕妇就不适宜饮用。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需注意,虽说这些饮料中确实含有一些营养素,但却不宜对此产生依赖,尤其不能用它们代替平时的膳食和睡眠。
肚子饿了就要去吃饭,困了、累了就要去睡觉,让身体感受不到疲劳不代表着身体不疲劳。喝功能饮料“提神”,这种硬撑实际上是对身体健康的透支,是非常不可取的。
“脑黑金”——17年的谎言还在继续
http://p7.qhimg.com/t01261869694300a7ef.jpg?size=400x300
脑白金生产商以偷换概念的方式让消费者误以为人体中有‘脑白金体’,其实脑白金的主要成分是褪黑素。据调查,目前不少药店都在出售“褪黑素胶囊”,且买家甚多。褪黑素真的能强身健体调治失眠吗?业内人士称,长期或大量服用褪黑素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并引发其他疾病。
褪黑素的确对改善睡眠、免疫调节方面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并非人人适用,服用不当适得其反。未成年人、妊娠期妇女、心脑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酒精过敏者等人群就要慎重服用褪黑素。
劲酒——药酒或会中毒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2013年7月据《北京商报》报道,长沙一男子在饮用“劲酒”之后中毒,经医院鉴定为劲酒里面的中药材致使中毒。
在劲酒的介绍中看到,劲酒秉承了中国传统药补酒的一贯特色,以优质白酒为酒基,配以山药、枸杞子、淫羊霍、黄芪、当归等中药材,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精心酿制而成。但其实这并不是所谓的“养生酒”,而是“保健酒”,其批号也属于“健”字号,彻彻底底属于保健品。
http://p0.qhimg.com/t0149b1387058061e1a.jpg?size=420x282
小熊糖——维生素D超标
缤纷的颜色,萌萌的小熊模样,“小熊糖”被不少家长作为好吃又好玩的营养补充糖果给宝宝食用。不过,今年8月加拿大卫生部发出通告召回Lil Critters Vitamin D3儿童维生素D软糖,也就是人尽皆知的“小熊糖”。
其中“小熊糖”维生素D含量超标4倍,远超过8岁以下儿童每天安全服用的标准上限。摄入过多则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便秘、缺乏食欲、易怒、脱水、疲劳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http://p7.qhimg.com/t01ae6f08bcc3f7e261.jpg?size=450x264
维生素泡腾片——不保健反伤身
近年来维生素泡腾片非常盛行,甚至很多人平时会维生素泡腾片当成饮料来喝。但其实,维生素泡腾片并不是饮料,也不是食品,而是属于保健品行列。
如果长期大量服用,会使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适应了高浓度的维生素,一旦停服,除出现晨起牙龈出血,重则出现皮下瘀斑等症状。过量的维生素还能破坏淋巴细胞及阻碍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破坏身体免疫力。
http://p4.qhimg.com/t01d1cba13beb508c25.jpg?size=444x269
常喝维生素泡腾片不但没好处,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鱼肝油——并非鱼油,易伤肝
生活条件好了,孝顺的子女经常会给老人买一些鱼肝油等健康产品,尽尽孝心。但事实上,鱼肝油和鱼油是两回事,并不是健康食品,而是属于保健品。
http://p6.qhimg.com/t014564b8a685d58b35.jpg?size=500x281
超量服用鱼肝油而引起维生素A中毒,造成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呕吐、前囱隆起、骨缝裂开,酷似脑炎、脑膜炎。这是由维生素A作用于颅内脉络丛,使其分泌大量水分,一时来不及吸收,使颅内压力增高,压迫脑子,所以发生头痛、呕吐。
纤体梅——疗效基本靠吹
http://p0.qhimg.com/t013ed9ee95dbae26f1.jpg?size=325x238
今年6月据《城市快报》报道,又一样“减肥神器”火了——纤体梅。在纤体梅介绍中看到,纤体梅是通过植物萃取法,从罗梦果、明日叶等可做膳食用之草本植物中萃取其有效成分,以青梅为载体,不含任何化学药物的天然绿色食品。但其实这类具有减肥功效的产品并不属于食品,而是应属于保健品。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