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家乡老百姓都在忙于种植花椒树,甚至把以前的田地用现代的挖土机铲平。大忌!
以前老辈辛苦地用双手垒填起来了田地,造福了现代人们的衣粮不缺。祖宗留下的田地前往别毁于现代的“科技”。种植花椒造福百姓,我相信政府的眼光。但是,在做好相关的工作时,有没有人去认真调研市场?如果早在10年前我坚决拥护,现在花椒市场就像房产市场一样,过剩啊!如果以后市场不稳定,花椒树有用吗?建议多听听那些专门采购和做花椒生意的老板们,外面的花椒树,花椒市场,到底怎么样。
如果种植楠竹,不但水土保持,绿化也不错,也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更有经济价值的就是成年竹子用处比较广泛,竹笋也可以销往全世界,建议在平昌到白衣沿河上至几公里都栽种楠竹,利于千秋万代!
如果种植不同的水果,引进台湾,东南亚地区的水果(当然根据当地气候而定),人们都消费的起的产品,我相信也是不错的选择。
发展农村经济肯定是好事,但是,前往不要好事多磨。主要考虑以后(成品出来后)市场情况。建议当地干部多出去走走,多学习其他地区农村经济建设。
人不出门身不贵!也是沿海地区为啥先福起来的原因。他们以出门旅游为赚钱,多走走,学更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以上属于个人建议,有利可以考虑,无利不要责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