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第二届艺术拍卖会精品抢先看之十七清“陈鸣远”款竹笋水盂 长18厘米 款识:陈鸣远 签识:1981年陈伯荣东房搜 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名器,胎质细腻,呈土黄色。形若一横卧的竹笋,形态丰满。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细密的筋脉根根清晰自如,根部笋痣刻划得惟妙惟肖,虫蛀痕迹表露自然,口注功能也合理,真可谓巧夺天工的紫砂珍品。根部钤阳文篆书“陈鸣远”小方印。此器真伪有所争议,而今,见署陈鸣远款的笋形水盂计有七件。其中一件在南京博物馆,据南京博物院曹者祉先生查证,南京博物馆馆藏竹笋水盂档案记载着“1958年上海何天麟赠”。原来是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1895-1934年)赠送给上海何天麟先生父亲的。相比之下,此件更为秀雅精美。一件名作形态的表述,虽属仿生,也有取舍、归纳、精炼的设计创作,方可达到神韵俱佳,其次是要充分运用紫砂五色土,不娇不艳,神态逼真而感动人。 陈鸣远 号鹤峰、鹤屯、壶隐、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间制陶名师,生卒不详。是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名师,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技艺精湛,且作品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之风,所作之品,为文人学士、名臣公卿争相觅取,名孚中外。当时北京有“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赞语,他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壶、杯、瓶、盆、文房雅玩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壶》、《诰宝壶》、《花樽》、《菊盆》、《香盘》、《什锦杯》等,传世作品《南瓜壶》、《竹笋水盂》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