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灵箓五岳篆,如今随镜游千山。
上相趋听宫漏水,凡事网络能承担。
国庆长假朋友纷纷外出旅游,可叹,我们这个一年四季轮着转的班,根本没放假这样一个概念,闲暇之余,只有用微信、QQ看、听,亲朋在外面玩的实况。随着镜头去那些从未到过的旅游景点。
随镜旅游是新时代的时尚和特点,是网络兴起后新的产物,能享受到这一乐趣的,仍是新时代捷足先登的弄潮儿。如今足不出户,就能领略烟霞固景。从照片、视频、音频中,看到千百里之外那份恬静、优雅、恢弘的美及异地风光,风俗民情;感受莺歌燕舞欢声笑语的愉悦,体会外出人们惬意的心情。随镜旅游,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幸事,让中老年人受益匪浅的是,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保存了体力,同样能分享旅游的乐趣,增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知识。
昨天(4日)朋友用微信传来游览景点所摄的照片,咋一看(没注意上面一排小字),还以为摄于沙海,那整齐的防护林,怎么间距竟有如此之寛?!整个画面像幅巨大的棋盘,让人不得其解。我见过西北人种植的防护林带,紧凑严密像一面厚实的林墙,日夜守护着田舍村庄,不受风沙的侵害。再一细看,自己也觉得好笑,老眼昏花怎么竟看成沙州,这分明是海呀!根根竿帷所圈的是田圃,这是一种奇特的田园。
自从有人发明围圃种植、养殖以来,紫菜、海带、虾蟹等水生植物,以工业化生产,成批的养殖和种植。其产量翻了几翻,要比天然捕捞产量不知高出多少倍。就拿竿帷圈海造圃的带田来说,就是一项发明创造,竿与竿之间的绳索上挂上带种,将绳上的带种没入海中,只留下识别绳索用的竿头,让带种,在海洋中自由生长。集中种植便于管理,要比散落在浅海中,自由生长海带的质量好,而且产量也高得多,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格外喜人,有效提高了沿海渔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内陆长大的我,对海洋很陌生,海上的种植更是一窍不通。对围圃、盐场和带田,仅从照片,电视中那肤浅的感受外,没有一个直观明确的认识。对着照片我左看右看,还是看不准拿不严。又觉得,竹竿下挂的像是蟹网?或者是紫菜等其它海产品?曾到海边去过的我,看到照片中的小挺,就知该艇不可能走远,只能在近海跑跑。再细看,所有小船的船艕都不高,船艕上那残留的褐黑色条状物,为我的猜测增添信心。照片中的围圃是带田里,其间种植的是海带,不错就是海带。好在网络时代,手机查询极为方便。百度告诉我,我的猜测没错!照片上就是沿海渔民围圃造的带田。
转头细看朋友传来照片上的小字“霞浦三沙滩涂”,一看“霞浦三沙滩涂”那可是相当有名的海边景点,那可是“碧海蓝天,帆高水阔,涛声收耳畔。青松翠柏,气正风清,岸景入怀中”福建省北部有名的“霞浦滩涂三沙渔场”。
三沙渔场霞浦绝佳的观日点,在那里观看日起日落,是不少摄影爱好者的一大盛事。自古以来,霞浦滩涂观日享有盛名。一位网友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霞浦坐落在海峡西岸东北翼,有着长达四百多公里的海岸线,具有中国最美丽的滩涂,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继‘霞浦紫菜’亮相《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中国各地群众的味蕾神经后,一幕关于“霞浦日出”的绝美景色又于2013年新年第一天惊艳了央视银屏,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引来赞美如潮。大家纷纷为之惊叹:‘当最美日出遇见了最美海景,便成就了绝美的霞浦海上日出!’霞浦海域景观在我国最具典型性,霞浦摄影最大魅力就是滩涂。尤其是这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近海滩涂养殖,那些渔排木屋、那些小舟鱼网、那些浮标竹竿,随着潮水的涨退,变幻着无穷的组合,吸引来无数摄影人的目光。最近几年因霞浦本地作者的作品多次在全国性摄影大赛中获奖,更使霞浦这个小小的县城,在诸多摄友心目中的地位发生巨变,成了摄影的天堂”。
作为节假日不能出门的人来说,能足不出户,随朋友的镜头游览,分享那份美、那份情、那份乐趣,此乃是三生有幸,前世修来的福报;在分享千里之外的绝妙景致中,感到此乃人生一幸事。自然要感谢那些热衷于摄影、上网的朋友,祝他们外出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