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聚会的时候旁边有非常可爱的小孩子,大人们都爱用筷子蘸上一点点白酒,送到孩子的嘴里,看到小孩被辣得难受,大人们在旁边乐得哈哈大笑。其实,逗弄小孩本没什么问题,可是一旦过分,就会发生意外,甚至酿成大祸,攀枝花两岁男童醉酒致死的事就闹得沸沸扬扬,正好看到有数据就直接借用了:
三个大人,居然逗两岁的孩子碰杯,喝白酒,致其酒精中毒死亡,这样的酒桌文化让人唏嘘。
百度上随便一搜酒桌上喝酒醉死的新闻还真是不少: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酒情有独钟,“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同时,因喝酒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无论是公关接待,托人办事还是商业洽谈,酒都是现代餐桌上的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催化剂”。酒桌上逢迎吹嘘,阿谀奉承之语尽管不堪入耳,可一些难办的事只要在酒桌上都会迎刃而解,借于“酒桌文化”让“关系整合”从而达到目的的行为貌似已经达到人们的共识,饭局酒桌已成为消磨隔阂、建立信任、获取利益的工具。动机不良、目的不纯,酒桌文化已逐渐呈现功利化,世俗化、粗鄙化发展态势,我们引以为傲的“酒桌文化”正在日趋衰落,古人喝酒是真性情,与朋友小酌几杯更是人生乐事,但如今的酒桌文化中已掺杂太多的利益。从中更深层次的窥测出社会文化的畸形发展。
有的人坚信”酒品即人品“,能一起喝的酩酊大醉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这样的思想让”劝酒”成了时尚,“你要是看得起我就喝了这杯","是哥们儿就喝”“感情深,一口闷,是不是和我感情不深啊”..........这样的劝酒词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劝酒方式更是花样百出,有文劝、武劝、义劝、赌劝等,硬是把“多喝”与“感情深”拉到一起,根本不顾及酒量之大小和多喝会损害健康,中国式劝酒屡屡酿出人命,不得不引起重视,当下我们应提倡的饮酒是文明饮酒,点到为止,能够“小酌”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