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引发五常大米热销狂潮
2014年5月2日,五常大米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中精彩亮相。“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一句平实的评价,使原本便誉满天下的五常大米,再度吸引了全国美食爱好者的目光,也再次把“舌尖上的重量”呈现在我们面前。
1.舌尖之重:《舌尖2》端出美食大餐
美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有效、最具特色和最能产生共鸣的载体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国际标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自第一季播出伊始,便在中国乃至世界引发了对中华美食的追捧,被无数老饕奉为“美食圣典”。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天空到土地到水中,从乡村到旅途到城市,从田野到餐桌到舌尖,从色香味到五味调和,《舌尖上的中国》巧妙地融合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彷徨、寻找、播种、收获、希望,从“吃”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行为,将各种中国特色串联起来,也为世界端出了一道沉甸甸的中华美食文化大餐。
2.食品之重:检索舌尖上的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饱腹之欲,从口感、美味到品质,舌尖上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近年来不时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都是普通的食物,深山里纯净的菌菇、新收获的洁白晶莹的大米、冒着腾腾蒸汽的馒头……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却能一下子叩开观众的心门,激起强烈的共鸣。这说明中国人的舌尖并不刁钻,中国人中意的,既非山珍海味,亦非珍禽异兽,而是那些用心做出来的食物。
如果人们能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食用者的负责之心,即便是最普通的食材,也能让人食欲大开。民众对饮食的要求,并不完全是创意与美味,而是最基本的安全。而《舌尖》系列,恰如提供了一份安全美味的索引。
3.米业之重:还原五常大米的本真
“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近年来,五常大米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认可度逐年提高,然而,一些不法从业者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米业市场呈现一片乱象,甚至有了“天下大米乱五常”的说法。许多消费者购买到了仿冒的五常大米后,往往摇头不已,认为其名不副实,五常大米这张闪亮的名片也被抹上了污点。而在《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这部权威的美食纪录片中,摄制组走进五常,真实地再现了纯正、天然、本真的五常大米,“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的评价,高度还原了五常原产地大米的本真,重新唤起了无数龙江儿女的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