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时下,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文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行人横穿马路、汽车经过斑马线不减速、车辆随意停在斑马线上等等不文明行为正影响着城市文明形象。
斑马线虽短,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斑马线上看文明》系列报道,结合当前创文工作开展,有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让道路更畅通,让行人更安全。
斑马线上闯红灯,既违反了交通法规,又是一种不文明行为。2013年底,市民的交通文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市获得第三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然而,晚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今天,市民闯红灯的现象依然没有绝迹,尤其是在学校周边,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随意横穿马路和闯红灯,这些行为都影响着我市整体文明水平。
家长如此"示范" 带孩子闯红灯
时间:早上8点 地点:五号桥附近红绿灯处
13日早上8点,正是学生上学高峰期,五号桥上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往学校走。
走到了五号桥附近的斑马线处,此时正是红灯,然而不少家长连信号灯都没看一眼,就径直带着孩子穿了过去。
“妈妈,现在是红灯。”一名小女孩对妈说,“搞快,你还要去买笔。”这名家长拉着女儿边走边说。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随后,晚报记者在马路对面观察了10余分钟,发现经过此处的家长都未注意信号灯,只要一时没有车辆经过,便拉着孩子来回穿梭。也有些市民在车流中“见缝插针”,让人为其捏一把汗。
也有一些市民见到红灯后欲行又止,他们左顾右盼后,还是没有坚持住,趁马路上车流量稍减之时,小心翼翼地闯红灯来到了马路对面。
老人拉孙子闯红灯 "一般都是车让我!"
时间:12日中午12时许 地点:步行街斑马线处
12日中午12时许,巴城中城街步行街的斑马线处正亮着红灯。一位年轻妈妈牵着约5岁的儿子,左右打望了一番后,“一溜烟儿”似的穿过了斑马线。
“您没注意到红灯吗?”“我晓得是红灯啊,但是我看没得车来嘛,所以才穿过来的。”这位年轻妈妈说。
无独有偶,像这位年轻妈妈牵着小孩闯红灯的家长,当天中午不下十位。
一位父亲左手护着自己的女儿小跑闯过红灯,女儿的步伐相对迟缓,只好被父亲拽着跑。
一位年纪约60岁的太婆,拉着自己的小孙子,与前面闯红灯的家长不一样,他们的步伐相对较缓慢。
“老人家,您不怕车啊?”
“大家都在过嘛,我一般过马路的时候,车都要让到我。”太婆回答。
别让“闯红灯”丢了文明
闯红灯,在部分家长的心目中已司空见惯。“别人闯得,我为什么不能闯?”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想法。
千层之台,起于垒土。时下,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市民需要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都在孩子们眼里、心里有着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文明出行才能树立良好的城市文明形象。所以,千万别让“闯红灯”拖了巴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后腿。(巴中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