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贫,既是当前很多重病家庭面临的生存困境,也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社会各界关切的现实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共有25.07万农村贫困人口,3.23万城镇贫困人口,而导致他们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疾病,占致贫原因的64.3%。
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市医疗扶贫攻坚战要如何打,才能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让贫困群众少生病、看得起病?8月12日,记者专访了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郑建军。
记者:我市目前医疗扶贫工作面临的现状?
郑建军:目前,我市仍有820个贫困村,其中618个村无卫生室,群众就医难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让贫困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也是我们医疗扶贫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记者:市卫计委将如何做好全市医疗扶贫工作?
郑建军:市卫计委将在综合考虑市县乡三级财政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争取项目支持,确保每个县(市、区)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办好1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贫困村拥有至少1个村卫生室,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齐全;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加大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让贫困患者就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疾病应急救助、慈善事业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确保贫困户家庭成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慈善事业等政策后,个人自负费用不超过医药总费用的10%;以免费实施国家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重点加强贫困人群重性精神病、老年病、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健康管理,提高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每三年对贫困人群实施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提高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对贫困人群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积极推进改厕行动,为贫困家庭免费实施改厕工作,消除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根源,消除蚊虫滋生的根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健康教育,依托广播、电视、明白纸等,在贫困地区大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个人健康责任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行为,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记者: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医疗扶贫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郑建军:医疗扶贫的最终目标是:贫困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具体来讲就是,到2017年,完成50%的贫困村卫生室新建、5个社区医疗设施设备配备;85%的贫困村拥有至少1名乡村医生;资助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60%以上;贫困人群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3%以上;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5%;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到2018年,完成70%的贫困村卫生室新建、8个社区医疗设施设备配备;90%的贫困村拥有至少1名乡村医生;资助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贫困人群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5%以上;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到2020年,完成100%的贫困村卫生室新建、10个社区医疗设施设备配备;100%的贫困村拥有至少1名乡村医生;贫困人群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8%以上;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