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56|评论: 4

[信息动态] 【鹃城快递】传承“非遗”有妙招 唐诗谱成亲子川剧(记者 代晓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承“非遗”有妙招 唐诗谱成亲子川剧

2015-11-19   来源:(记者 代晓倩)


t01bf89a1d3fa80d043.jpg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你能想到王维这首《山居秋暝》用川剧唱腔唱出来是什么体验吗?11月14日,振兴川剧团第一期免费川剧学习班在结业典礼上用川剧演绎唐诗,赢得现场数百名观众雷鸣般的掌声。68岁的老戏迷任爷爷告诉团长易超文,他听了大半辈子的川剧,还是第一次看到亲子同台共唱唐诗谱成的川剧,这场演出着实让他耳目一新。不少观众也惊赞,表演别出心裁,令人大开眼界,川剧后继有人了。
  “我们第一期免费川剧培训班,有不少亲子组团,这些妈妈、娃娃都喜欢唱川剧,认真学了这半年,进步都很快。以前的老川剧戏目,主要是听不太懂,现在我们把唐诗改编进来,连最小的3岁小演员都能较好掌握。表演仅8分钟,孩子家长演出到位,观众看了非常满意,一再要求多办几场演出。”振兴川剧团团长易超文激动地说道。
  面对观众的喜爱,孩子们也欣喜不已。“然然,我们学过的台步、兰花指、佛手……老师教过的好多身段指法今天都用到了,我们表现好,台下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为我们鼓掌了。”天真可爱的江梓函拉着朋友季鑫然说,“无论观众要求我们表演多少次,我们都愿意,因为我们给她们带来快乐是不是。”带着9岁儿子李浩然和11岁女儿李想一起登台演出的妈妈宋敏感激地说,感谢易团长,给我们打开了解“非遗”川剧的窗口,搭起学习川剧的免费平台,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观众对我们表演的认可就是最大鼓励。此外,和孩子们在一起学川剧我们也有了共同话题,我们既是母子也是朋友、同学,今天能共同表演,真的很感谢老师和易团给予的机会。
  观众稀少,演员青黄不接,川剧可能断代,作为川剧人,易超文和他的川剧团员忧心忡忡。但看到培训班办起后,儿童、青少年演员增多了,观众多了,川剧人的心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他们共同努力,在传统川剧基础上探索创新。免费教孩子、家长身段的高丽云老师说:“为了编制这首《山居秋暝》,易团自费1万多元请来专业音乐制作人王文训编曲。川剧演绎唐诗,突破传统折子戏表演模式,将孩子们课本内容谱成川剧,唱起来朗朗上口。为了配合该诗意境,我在川剧基本身段动作中也加入了舞蹈元素,孩子们容易学,观众看起来视觉效果也更美。今天看到如此多观众喜欢我们的亲子川剧,我们川剧人也甚感欣慰,虽然今年我已经70岁了,但我依然坚持将川剧的优美身段手法交给我的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个川剧人的义务。”
  每周末要教10余个学生翻跟头、下腰等川剧基本功,要照顾好他们,这对于53岁的团长易超文来说,工作量着实不小,但他仍然很有激情地坚持着。“我们的儿童少年不是不爱川剧,而是缺少了解,我们的观众不是只有老年人,青年中年同样喜欢编制优良的川剧,今天的演出让我看到了希望,肯定了振兴川剧的决心,趁我和我的老师们现在还有精力,我一定会教孩子们学好川剧,将这项艺术创新传承下去。近期我还计划筹备一出新川剧,节选自‘二十四孝’故事里的《安安送米》,希望更多朋友能领略到川剧魅力,感受传统孝义之美。”
                                                                                                                                            (记者 代晓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11-1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95b33769-bf75-404a-b9ff-7073da2cd521 - 副本.gif

发表于 2015-11-1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11-2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11-2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鼓掌好99.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