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容易,但长期坚持并非易事。今年47岁、从事衣物干洗生意的民营企业家王春学,多年来,他和他的干洗工厂不但将客人不需要的好衣物全部捐给公益组织,还坚持免费为送往贫困家庭的爱心衣物进行消毒、清洗。11月18日,记者见到王春学时,他正在干洗工厂内与员工一道清洗衣物。
免费清洗爱心衣物 4年少赚10多万元
11月18日上午9时许,位于高坪区航空港工业园区内的各个工厂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王春学的洗衣工厂就是其中的一家。在占地2亩的厂房内,40多名员工分头合作,将数千件衣物进行检测、分类、洗涤、烘干、熨烫、包装等。
在检测点,身着棕黄色上衣的王春学与员工一道对运送来即将清洗的衣物进行整理,衣物该如何分类?对于污渍较重的衣服该怎么清理?王春学总要一边整理一边跟身边的员工讨论讨论。在员工眼中,王春学在工作上是一个严谨的人。也正是王春学的这种工作态度,使得他在市辖三区开设了15家洗衣店,眼前这家洗衣工厂每天的洗衣能力达到5000件。
王春学告诉记者,他正在整理的这批衣物并非是为客人而洗,而是市内一家公益组织送来的爱心衣物,“衣物都是广大市民所捐,要送往一些贫困地区给当地居民穿,我们要对这些衣物进行消毒、清洗,确保干净无毒。”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所有的爱心衣物清洗都是免费的,费用全部由王春学来承担,这样的免费行为已在王春学的工厂进行了4年,免费清洗的爱心衣物数量早已突破万件。员工董小梅告诉记者,该工厂干洗一件衣服的平均市场价在20元左右,抛开洗衣成本不说,4年来,王春学仅是免费清洗爱心衣物就少赚了10多万元。
结缘公益组织 捐赠衣物上千件
为什么要免费清洗爱心衣物?王春学告诉记者,这缘于自己与公益的一场“邂逅”。2011年,王春学的洗衣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天的洗衣量都在增加,而同时,不少洗好的衣物却迟迟不见客人来认领,数月过去后,只能按照洗衣合同约定,作为无主物由洗衣店自行处理。
“好好的衣物放在仓库里发霉,看着让人心痛。”王春学决定将没人认领的数百件好衣物交给民政部门处理,“南充有家公益组织长期给凉山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捐衣,你的这批衣物正是他们最需要的。”通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引荐,王春学跟这家公益组织取得了联系。王春学说,一开始他的心里也在打鼓,“这么多衣物他们都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可接下来的时间,王春学不断从这家公益组织发回的照片上看到自己捐出的衣物出现在少数民族家庭中,他渐渐放心了。“后来我得知他们收集的衣物都是自己拿回家清洗,而我手中正好有现成的设备和人力,于是就主动表示愿意免费帮他们洗,也算我为公益尽的一份心意吧。”
记者从市内多家公益组织获悉,王春学不但免费清洗爱心衣物,每年还会把无人认领的衣物向他们进行集中捐赠,多则上千件,少则数百件。
今年9月24日,家住顺庆区新建街道兵马堂社区的74岁盲人太婆张永琼生活困难,还要独自照顾上初中的孙女一事经媒体报道后,王春学连夜为婆孙俩挑选无人认领的好衣物进行清洗,并在次日将10多件干净衣物送到婆孙两人手中。像这样的事,在王春学身上已发生了太多太多。
制订公益计划 为捐衣市民提供免费干洗
尽管从事捐衣、免费洗衣多年,但在王春学心中,自己的公益之路才刚刚上路,他说,做企业就是做良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年初,王春学已与市内一家公益组织达成合作协议,承诺每年将拿出净收入的10%来从事公益活动,这笔钱将用于购买课桌椅等学习用品,送往南充多所贫困学校。
对于自己位于市区的各个门店,王春学也已制订了系统的公益服务计划,他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场地,以往志愿者募集市民不需要的衣物时很不方便,他准备将自己的门店作为公益组织募集衣物的点,市民捐衣可直接拿到他的门店,不需多跑路,而为了对市民积极做公益的行为表示感谢,他们还将为免费捐衣的市民提供免费洗衣的服务。目前,王春学的想法已经得到市内多家公益组织的认同,这种全新的捐衣模式有望在年底前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