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回家探亲,父亲终于从忙不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我外出玩耍一天。权衡之下,决定到新都。 到了新都,最先去的还是桂湖。桂湖还是老样子,大门的匾额还是郭沫若写的“桂湖”两字,门两旁也是郭沫若用“桂湖”两字嵌头的的楹联:“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既点明了主题,又抒发了胸臆,为桂湖公园添彩不少。文坛巨匠就是文坛巨匠,郭老就是郭老呀! 走过临门而立的古藤屏障,才是进了桂湖。此时的桂湖,桂花还未开,荷花又谢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不过,趁着游人稀少,走走古城墙,看看虬枝劲干的桂树,拍拍风韵犹存的败荷,还是兴致盎然、别有趣味。何况还有湖畔的杨柳楼、澄心阁、香世界、抗秋、绿漪亭可以游览,升庵祠可以凭吊。一圈走下来,精神舒展了、心气也平和了,为此次的游玩取得了好心情,也为后面的游玩提高了兴趣,才出了桂湖,向宝光寺走去。 此时的宝光寺又是一番景象,人潮蜂涌,人流如织,还未进入寺门,就被在寺门外拍照留念的人们吸引了过去。来这里拍照的,很多人不是为别的,就为门楣上的那幅楹联:“出家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幅楹联,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佛事哲理,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所以留传很广,引来人们的争相围观和拍照。 游览宝光寺,多数人是为了到罗汉堂去数罗汉。相传,为了知道你今年的命运,都要去数罗汉。男左女右,按照自己的年龄数,数到与自己年龄数字相同的那尊罗汉,那个罗汉就是主今年你命运的那个。这事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就成了游宝光寺的惯例,也成了宝光寺最吸引游人的地方。 宝光寺内的罗汉堂,是中国现存四大罗汉堂(北京碧云寺、苏州西园寺、武汉归元寺和新都宝光寺)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罗汉堂内,塑造了奇巧多姿的五百罗汉,而且每个罗汉的神态、姿式都不相同。罗汉堂里的罗汉是分三行呈方形排列,罗汉堂又有四个出入口,四条进门过道,在堂内形成了八条通道,纵横穿插、往复循环,把五百罗汉分成了形状、长度一样的12段。转来转去,就分不清哪里是头,哪里是尾。所以人在罗汉堂内转了一会就会被转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这就更增加了罗汉堂的神秘。 再有,宝光寺不只是一个宏扬佛法的地方,也是一个传播文化的地方。除了舍利塔、大雄宝殿外,还有一个书店,出售很多世面上不多见的书。我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著作《十日谈》,就是在这里买到的。 在宝光寺内各处游览了一遍之后,父亲还带我到宝光寺斋堂去吃了一顿素斋,和外面一样,这里也有“回锅肉”、“粉蒸肉”、“麻辣鸡块”、“豆瓣鱼”……,都是素菜荤作,均是用豆腐、面粉做的,吃起鲜香可口,外形也几可乱真。 从宝光寺出来,父亲又带我逛遍了新都县城,专程去买了新都的特产“桂花糕”和“姜糖”,各买了十盒,给我带回厂去慢慢吃。 这是我单独同父亲出外游玩的唯一一次,以后就再没机会了。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已经仙逝,但这次的逛新都,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