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以吻封缄

[转帖]某社区论坛一评论四川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未老先衰的根源在哪里呢?心有余而力不足?你想错了,队伍建设不影响反腐败和查腐败

发表于 2009-5-2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吹大牛去吧,一年一村小变样还可以,什么三年五年大变样,拿钱是真,规划是假

发表于 2009-5-2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你想和刘书记比武,欢迎你,不过还是需要资历和认可的

发表于 2009-5-2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步:修通成都到甘,啊,凉的铁路;允许四川的民营企业参股分层.

          把省外川籍企业吸收回川.

第二步:把甘,啊,凉的农民集中起来.一方面让他们定据.

           另外土地一百年不收锐,把草地等集中起来.可开发.

第2.5步:把四川汉人区土地集中起来开发.但一定要解决好人出土地的问题.

           由公司来办.

第三步:让四川在外省物工的两千多万人回川.

第四步:在四川全省官员任命一录采用科举制(按唐朝或宋朝)

          官员从村开始.

第五步:各地区设立经济区,下到县,乡.

第六步:成都设立四川贸易区,真对国内国外.

第七步:成都设立四川高科技技术区.目的一直发展.

第八步:成都和四川按时完成完成中央的任务.包括军工科研等.

第九步:四川年满55岁以上每人没月领1000千元生活费.

         

发表于 2009-5-2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大步,没有一步可以取,第一步四川城乡一体化大思考。州是多余的,小省也是多余的;第二步水电和核电同步进行,缓解全国能源危机和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三步建立到县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园区,满足对内和对外发展的需要;对于三部曲的外部环境和阻力必须克服

发表于 2009-5-2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书记修铁路是对的.但关键是要把甘,阿,凉联系起来.

去看看四川的地图;

甘,阿,凉占了四川四分之三的土地,但人少地多.

如何把它用起来,用好才是关键.

且是四川发展的重点;

让川人回川,解决人才问题;

让川籍企业回川,解决资金问题.

   靠中央的策越是不行的,中国太大了.

  四川大发展,关键靠川人.根本靠川人.

  靠吸引外质,有钱赚来;无钱赚走人..

要吸引,但不是根本和关键.

 

发表于 2009-5-30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生态环境比你看地图更重要,看发展优势还怕没有钱吗?你以为铁路干线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你以为水电优势象旅游一样需要吸引民间资金吗?你以为回川的都是可以继续利用的人才吗?

发表于 2009-5-30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州有一州有铁路,还有两州没有铁路,有钱改善任何一个地方的交通都是好事,缺乏资金就很难讲了。同时去两州运什么,出两州拉什么,一州靠在攀枝花有机遇,两州靠什么有机遇?

发表于 2009-5-3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州的土地,远比美国西部,以色列,日本等肥沃.

如何用,想办法是关键.

四川过多发展水电是错误的;

四川过多发展旅游是错误的;

四川只盟在人口密集区发展是目光短的.

特别是四川的文化不能丢;四川不是移民区;

传统文化不是移民文化和西方文化.

这点我对四川的农村有特别的感知.

   广东的经验如照搬去四川,最终只会是失败.

把西方的经验照搬去中国一样.

当年邓时代反复讲,我现在算明白了.

   四川有资源;四川有人才;四川有资金;

但关键是策越.四川目前的发展视头较好.

    到头,高科技和文化底蕴才是地区发展的长久动力....

    兼济天下靠的就是文化底蕴...

        所以在四川传播移民文化,与四川的实际不符合;

        与地区发展不利.四川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靠人是改变不了的;只能适应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

发表于 2009-5-3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大力发展水电是正确的,四川的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和极限是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三州高海拔地区的土地搞温室可以提高利用率,不然的话就只有继续生态建设了,发展也就谈不上快了,只是温饱工程,三州的石头很多,怎么来利用呢?

发表于 2009-5-3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具体点:

  成都到双流到温江到大壹到雅安为何不修城际铁路?

  为何不按最高标准,靠滤未来发展?

  其一平原,其二人口密度大.

    没钱,考虑民间资本.参股入股.

   以50年计那是明显赚钱的.

   民间资本到房产?为何不能去修铁路?

    能带动川西经济整片发展.

发表于 2009-5-3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塘里有鱼,可以去捕了带走;

池塘里没有鱼,何办?先挖塘,放水,放鱼苗,捕鱼.

 三州的资源,经济如此.

发表于 2009-5-3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雅高速铁路向哪个要土地?没有土地的农民只有入股铁路了,铁路建设养农民的路子可行吗?

发表于 2009-5-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州有大片的土地.

  在人口密基的川西.工业的效益是土地的百倍.

  有了路,工业会起来,不用担心....

    即使:铁路建设养农民的路子也是可摸索的.

           天下的经验和方法是靠人摸索出来的.

        我曾经听一位县书记说:我们不修路,是因为没有经济.

我认为他错了.

          他任为:先有经济才有路,要么是白费.

                    而我认为:先有路,再去培育经济.

    没有路;三州的,木才,牛奶能拉到成都吗,谁愿意去?

            

发表于 2009-5-3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州的木材现在是不能动了,怎么敢拉到成都去呢?有一点牛奶商品化能力很弱,怎么去占领成都市场,占领成都市场还需要先修一条铁路吗?

发表于 2009-5-3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成都的什么科技园区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又可以就近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又对环境保护没有破坏的项目一个一个的搬到县,搬到村比较可行

发表于 2009-5-3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我与你同时为官.

在工作上一定是切然不同.

  你看不到优势的东西或浅在优势.

  美国的西部也是人去开发的.

  举个例: 四川的草地(红军当年路过)

   能种水稻吗?现在能?以后能?.

   当然,任何东西都应该去培育;去更改......

(历史和文化不能).

    但文化也要创新.

发表于 2009-5-30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靠,要.是目前90%的为官之道.

  到了现在还如此...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哀之处.

 所以我提议:从村官开始恢复科举制度.....

  但反过来90%的人会反对我,骂我....

  

发表于 2009-5-3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岂有此理,我已经在村上老实工作两年了,没有水的日子动员群众种过粮食,没有肥料的情况下鼓励群众用上了沼汽

发表于 2009-5-3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谈的第四步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已经为官的都应当去补村官的课,没有为官的应当从村官中选优,村官一样离不开等靠要,同时也应当给村官规定不能等靠要的任务,就把上级的支持和自己的自力更生很好的结合起来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