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0|评论: 0

[散文随笔] 《东西湖的文化之美》告诉你真实的东西湖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西湖的文化之美》作为2015年武汉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特别推荐书籍。该书系成君忆老师撰写,武汉市东西湖区教育局荣誉出版,现已到达部分读者手中,据说,将要求中小学生人手一册。
      此书发行后的社会效应,和成老师的身心灵作《牛郎织女》一样反响很大。年中,《牛郎织女》出刊时,人们就惊呀地发现,《牛郎织女》这样著名的传说,竟出自武汉市东西湖一带。《东西湖文化之美》于同《牛郎织女》一样让人为之一震,非刮目相看(东西湖区)不可。此书扭转了,东西湖区五七年围垦前没文化的历史的论点。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民间传颂的优美故事、历代先贤撰写的诗词等诸多文献,上述一切,均映征了东西湖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底蕴。为此,东西湖区的人们,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人们从《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的故事中,了解到读书人奔仕途的艰难,一人中举满县欢喜的热闹场热面,让人记忆犹新。从各类记载看,当年科举考试中,夺魁考上举人,是件多难、多大的稀罕事。当年(光绪二十三年)黄陂县范轼、范熙壬父子同榜中举,百年难遇盛事轰动朝野,光绪亲笔撰书御赐“父子同榜”的金匾,此事,该县(人)近百年来一直引以为傲。
     敦厚谦虚的东西湖区人,早在,康熙至雍正年间,兄弟同榜中举的盛况,就出现过三次七人,只是藏而不喧,作为激励儿孙发奋读书的动力;他们是:康熙五十年张坦麟、张坦熊兄弟同榜中举,康熙五十二年张坦让、张天漠、张坦諤三兄弟同榜中举、雍正十年张任莘、张任鄴两兄弟同榜中举。三年一次的乡试秋闱,本区常有喜中举人之秀才。当地有人风趣道:“柏泉三甲张氏家族人,个个会读书,那里的最低学历就是秀才。”
     本地区的三甲张氏家族(又称西湖张氏),自康乾以来按相关统计的数据上看:进士2名、举人15名、七品以上派往各地官员30多名,其他姓氏不含在内。
      一个闭塞的柏泉湖区,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涌现出这样多的人才,没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严谨的家风、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诸多藏龙卧虎之人,是很难在群英荟萃的科举考场中脱颖而出。这里还出现,神州罕见的兄弟同榜中举,三次七人的盛大喜事。     
      本书收集藏了东西湖人文风景16篇;历史渊源21篇;本地民间传说15篇;东西湖诗词24篇;人物事迹故事33篇。还特别加注牛郎织女文化与七夕民俗的流变,和牛郎织女的文学意义。
     作者成君忆老师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他在“后忆”中写道:“屈指算来,我到东西湖工作已是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我花了整整一年编撰《东西湖纪事》。然后又花了一年半研究东西湖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牛郎织女”文化,并创作了一部身心灵小说《牛郎织女》。”
      在“后记”中他还这样说道:“我很热爱我的工作,当然,东西湖也非常值得我去热爱,我了解得越多,就越惊叹于东西湖那种有深度的美丽……,把我所知道的关于东西湖的那些历史文化之美,跟我所爱的人们一起分享。
      亲爱的读者,还有一首小诗,原是准备送给一位朋友的,但此刻也颇能表达我的心情。附在下面,以为共勉:
肝胆照千古,忧欢亦生年。
不求鸿鹄志,甘做栗叶蚕。
此心爱父老,凡事讲因缘。
莫问名和利,楚弓楚得还。”


dongxihua.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