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我为什么要去卖土鸡蛋,起因还是源于我一朋友的女儿。从小开始,她只要是在餐馆饭店里吃了鸡蛋或鸡肉,嘴唇周围就会泛起一圈红色的小疙瘩。但是吃乡里的土鸡和土鸡蛋,则没有这种现象。朋友就这种情况咨询医生,医生说可能是对激素或是药物过敏所致。因为现在的肉鸡或蛋鸡,都是规模化饲养,由于养殖的密度和对生长及产量的过分要求,几乎全程离不开激素和药物。而这些激素和药物等不到被鸡体消化殆尽,又通过鸡肉和鸡蛋转嫁被人体吸收。成年人由于已经完成了生长周期,所以对残存药物和激素的反应不是很明显,但对正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就很显著了。现在青少年普遍的早熟现象,几乎都和食物中残存的激素与药物有关。 我的儿子,同朋友女儿年龄相当,他特别喜欢吃鸡肉和鸡蛋。而且这么多年来,食品食材爆出的各种各样龌龊不堪的丑闻,我对之更是深恶痛绝。再加上我本身对当前干燥无味的工作的反感,在城市漂荡若干年,心身疲惫,潜意识里,一直有想找一个值得自己一生奉献的事业。于是我想,基于 食品安全人人自危、有机绿色 认证公信力缺失的中国现实,我们通过建立有底线、可执行、持续改善的生产标准和品控管理 体系,联合全国各地靠谱的 生态农场和农作 艺术家,以自有品牌互联网零售和会员制宅配的方式满足 消费者对放心 食物的需求。 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是今年八月份。一旦有了这个心思,便如着了魔一般的不可抑制。于是便想,靠谱的 生态农场和农作 艺术家在当今社会下能找到吗? 向来是说做就做。把八月份便到广安各区县找寻真正的散养土鸡的生态农场,心中最理想的,总要是青山绿水,环境少污染、相对较安全的环境才好养殖正宗的土鸡。 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中了华蓥山脚下禄市镇的一块地方,那里交通便利,青山绿水。场地现状是:砌有一栋水泥房子,前有100余亩整齐的土地,呈U字形状,河流环绕而过,背后靠大山梁子,而且山地平缓,很是适合养鸡。 农场主是广安华蓥市禄市镇的返乡“大学生鸡倌”雷伦勇,大学毕业后在此创业喂养了1000多只生态散养鸡,他坚持按照传统方式喂养,只为能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土鸡、土鸡蛋。与他多次交谈后,我们与他的农场签订了农产品合作联盟,由我们将这最珍贵的土鸡、土鸡蛋运输到城里,提供给每一位需要的消费者。 于是,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大山里最新鲜的食材。 我们就是“土皇帝”—生态农产品经济服务平台。 传统模式方式产出的食材,我们俗称的土货,在城里想买不一定能买到,即使能在市场上看到,也无法追溯其来源、辨别其真假。除了亲戚之外,还能找到可靠的途径购买吗?
|